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港澳台 > 正文 >

透视香港人与内地人之间极微妙的关系

2014-06-07 16:58:5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香港人谢谢你 记者 陈小向 发自香港 2月15日下午两点,在香港见到阿欣时,她抱着5个月大的宝宝,背着一个双肩包。这次她一个人从珠海过来,带宝宝去油麻地母婴健康院打免疫……

  陈永康坐不安了。他读书少,但脑子活泛,想着在小地方打工,钱赚不到几个,“有几多前途?”

  等待了一年多,在舅家的出力下,一名年长于他的香港女性来到大陆,和他在当地进行婚姻登记。申请到每次最多停留三个月的探亲证,陈永康开始在两地往返。而他的前妻,仍带着儿子在陈家生活。

  新界新移民

  “她讲我靓仔,又唔怕苦,肯搏”,虽然不愿多谈那桩跨境婚姻,但陈永康还是忍不住笑笑说,那个香港女人对他很中意。不过他在过渡期后就搬了出去。

  在老乡的指引下,他住进相对便宜的村屋。“其实都不便宜啦,合住一个棚千几蚊(元)。”陈永康来了才知道,他在香港的亲戚家原来也很大压力,而找工也没想象的容易。

  天水围位于香港新界北部,与寸土寸金的繁华市区的距离,远远大于它和深圳之间的距离。这块偏远的市镇,和周边的荃湾、屯门,聚居了许多大陆来港的人,有陈永康这样拿探亲证来的,还有一些是探亲往返已满五年,拿到香港居留权,但还不能拿永久居留权的“新移民”。

  即使是“香港的乡下”,这儿也比陈永康老家的城市更现代化,哪怕专供出租的简陋私屋边,道路也平整干净,并且香港政府已经开始兴建廉租房性质的高楼,当地叫做公屋。

  但周围的口音又让陈永康一度感到不是“正宗”的香港,除了带着两广口味的普通话,这里也听得到重庆四川的方言。不过,带着何种口音的新移民都在学着讲尽量地道的白话。

  这里的大陆客都来自二三线的小城镇,有很多真正嫁了香港人但生活依然困难的女人,也不缺少陈永康这样为了挣钱而来的劳动力。但香港法律规定,在拿到香港身份证之前,他们不能出去工作。

  “你们那里有肉吃吗?”

  “在香港这种地方,不工作,吃咩(什么)?”陈永康说,除了全职师奶,大家都会去找工,因为身份和文化的限制,女人们多做脏累的保洁、家政,男人们则是运输、装修一类的重活。

  他们打的算是“非法黑工”。但不少港人还是愿意私下聘请他们,因为卖力、低廉。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