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7日再度召开弹劾审查会,讨论焦点围绕在“宪法”层次,包括案件未侦结之前,“检察总长”向“总统”报告,是否合乎“宪法”体制,结果又以6票对6票的相同票数视同遭否决,弹劾再次未过关,黄世铭暂保“检察总长”职位。依规定,两度弹劾未通过,“监察院”即不得再对同一人、同一案由提出弹劾。结果一出,绿营人士一通抗议,并威胁大删“监察院”预算、否决新的监察委员名单,甚至要废掉“监察院”。
1月10日,承办关说案的检察官郑深元在法庭作证时披露,王金平、柯建铭、曾勇夫、陈守煌,曾被列为“潜在性被告”,在去年8月31日晚讯问检察官林秀涛后,得到相关证词,并确认林秀涛没有受贿或收受不正利益后,认定关说案只是单纯行政不法,没有刑事责任,就排除王金平等4人为被告的可能性。
由于台湾现行法制对于没有对价关系的司法关说并未科以刑责,要从法制上论断王金平、柯建铭司法关说案的是非,仅剩“立法院纪律委员会”的自查一途。去年11月29日,“立法院纪律委员会”曾认定柯建铭关说不予成立,此案不予处分;不过,国民党党团对纪委会决议有异议,以决议时国民党籍立委不在场及纪委会邀到的相关人员都较片面,关说案真相还待厘清为由,拟提案要求重新审查。
与此同时,王金平党籍诉讼案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台北地方法院1月8日第二度开庭。经过证据调查及争点整理,合议庭确定原被告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国民党该不该处分王金平、国民党考纪会有无恣意认定事实,滥用制裁权、处分程序是否符合法律等问题。全案将于3月5日再开庭。
近日,王金平表示,“政治终究有和解的一天”。九月政争所引发的党纪处分司法诉讼以及“泄密”的入罪指控,双方在法庭上的辩论还未开始,尚看不到和解的曙光。
最近,台湾“中研院”院士胡佛及其他一些学者发表评论支持黄世铭的行为,批评台湾社会“关说者没事、揭发者有罪”的法制乱象。这似乎表明,“关说”的事实正趋于明晰,理性的声音开始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