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站得高 所以看得远
中继卫星相当于把地面上的测控站升高到了地球卫星轨道高度,与地面测控站相比,中继卫星“站得更高”,自然也能“看得更远”。它可以将中低轨道的卫星一览无余,并能将中低轨道产生的数据和中低轨道卫星需要的数据,并与地面测控站相连,能有效解决卫星数据传输的问题。
据了解,两颗中继卫星组网就能基本覆盖整个中、低轨道的空域。因此由两颗卫星和一个测控站所组成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取代配置在世界各地由许多测控站构成的航天测控网。
相比一般的通信卫星,中继卫星有“三高”优势,即高动态、高码速率和高轨道覆盖率。
因此,中继卫星主要用于跟踪、测定中、低轨道卫星;为对地观测卫星实时转发遥感、遥测数据;承担航天器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业务。
以往各类通信、导航、气象、侦察、监视和预警等卫星的地面航天控制中心,要通过一系列地面站和民用通信网进行跟踪、测控和数据传输。
而中继卫星可以摆脱对绝大多数地面站的依赖,自成独立的专用系统,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对中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在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过程中,最初没有中继卫星的支持,很多时候神舟飞船只能在进入地面测控站测控弧段时才能进行天地沟通。
而“天链一号03星”发射成功并与01星、02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后,中国航天测控的覆盖率可以达到近100%,也就是说能随时随地掌握天上航天器的动态。
这对载人航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我们的航天员在天上,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坚强的保障,确保他们的安全。中国天链一号卫星工程副总设计师刘晋指出,“天链一号”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中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刘晋表示,未来的空间站是长期载人的飞行器,要保证随时与地面进行上、下行的数据传输和信息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