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中国军情 > 正文 >

解放军基层女军官:部队需要什么 我们就研发什

2014-06-07 20:20:4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时针回拨到莫斯科时间2013年8月30日上午,在市郊的拉缅斯科耶机场,数万名观众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目睹了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组建51年来的“海外首秀”。

解放军基层女军官:部队需要什么 我们就研发什么

  时针回拨到莫斯科时间2013年8月30日上午,在市郊的拉缅斯科耶机场,数万名观众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目睹了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组建51年来的“海外首秀”。同时,随机携带的小型化多功能飞机空调电源设备等伴随保障装备走出国门,首次成功实施远程跨国航空机务伴随保障,其轻便、高效、精准的性能,同样引起了外军军工专家的浓厚兴趣。

  很少有人想到,小型化多功能飞机空调电源设备的主要研发人竟是一名基层单位的女军官。她叫许华,济空某四站厂技术中心主任。

  作为特招入伍的大学生干部,许华扎根基层13年,目光始终聚焦战场需求,紧盯装备保障能力提升,勇于创新,攻坚克难,迅速成长为一名航空四站装备保障专家,取得的11项科研成果全部推广运用转化为战斗力,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明专利3项,参与编写的3部装备技术规程在空军部队推广,被表彰为空军后勤先进科技工作者,2次荣立三等功。

  “盯着打仗来搞科研,方向就偏不了”

  在航空兵部队,飞机在夜间飞行时,机场必须布设应急助航灯光系统。长期以来,我军使用的应急助航灯光系统一直都存在亮度低、寿命短、布设时间长等软肋,在关键技术上一直无法突破。

  2001年,许华刚特招到部队时,就参与应急助航灯光系统的研制。接手项目后,她就和3名男同志一起做实验、测数据,常常通宵达旦地忙,十天半个月洗不上一次澡,从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提过一次特殊要求。

  3个月过去了,许华脸晒黑了,人变瘦了,却捧回来上万组检测数据,完成了总体方案、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加工工艺的设计,首次采用LED冷光源和数字式无线控制技术,灯具亮度提高3倍,寿命提高50倍,布设时间缩短50%,是我军应急助航灯光保障装备的一次变革性提升,彻底改变了过去使用马灯、卤钨灯作为灯光保障的历史,提高了航空兵部队助航保障能力和夜间训练作战能力。2002年,许华凭借该项目,首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成果在陆航、海航、空军部队推广使用。

  首战告捷的许华,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演兵场,她更加深谙一个道理:“只要盯着打仗来搞科研,方向就偏不了。”凭借不懈努力,她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先后主持或参与研制完成特种飞机环控地面保障工程、飞机环控系统地面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均产生了较好的军事效益。

  “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

  “只有跟官兵走得近了,才能了解基层部队的需求,才能找到科研的灵感和攻关的方向。”许华常说。一年到头,她经常下部队调研。部队越熟悉,部队建设的软肋就摸得越清楚,许华感到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在驱动着自己。

  航空四站主要负责航空兵各型飞行作战、训练时所需的气体和电源供应等保障工作。据介绍,保障一个三代机团,仅四站一项保障就需要空调车、电源车、油泵车等近10种装备。现役四站装备立足于基地保障模式,存在功能单一、数量多、体积大、机动伴随保障难度大等问题。2010年,上级下达了研发小型化保障装备的任务。要知道,把装备做“大”容易,做“小”却很难。立项后,许华担任项目组组长,她和团队把困难踩在脚下。

  一个个不眠之夜,她们挑灯夜战;一个个攻关时刻,她们挥汗如雨。许华和团队历时1年半时间,研制出了小型化四站保障装备,批量生产配发到空军场站和飞机大修厂,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谁料,新装备配属部队一年后,某场站四站连一级军士长段贵波提出新的建议:“小型化的保障装备明显好用,但离实战要求还有差距,能不能让装备实现综合化?”这其实是前沿课题,涉及不少关键技术,难度非同一般,厂领导心里直打鼓。“打赢的难题就是攻关的课题,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许华的语气坚定。那段时间,许华先后15次修改设计方案,攻克了电压不稳、空调风量和温度不易控制等诸多“卡脖子”技术。

  某场站四站连中士刘超说,小型化综合化后的飞机空调电源保障装备,重量减轻70%,体积缩小87%,不仅可以同时保障两架三代战机的地面空气调节和电源供应,还能自动行走无须牵引。装备研制成功后,其优良的性能引起部队关注,很快在空军推广使用。据介绍,这项创新成果直接推动了四站装备保障模式的变革,在提升我军多机种综合保障和应急机动伴随保障能力上具有不同寻常意义。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