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军报成都军区某集团军装甲旅参谋唐洋面对一张无人机从高空俯拍的“战场图片”有点茫然:过去训练时判读的图片都已详细标注了装备、兵力等战场信息,而这张原生态图片上,这些要素都没有,必须自己独立识别判读,从中找出有用的情报。
连日来,在该集团军组织的参谋集训中,导调组提供的情报信息不再翔实直观,而是原汁原味的第一手侦察资料,需要参谋们自行分析判读。“战场上,部队侦察获取的信息大多是原生态的,能否快速有效判读判定,关系战斗胜败。提供未经分析的情报信息,目的就是培养参谋人员根据战场实际临机应对的能力。”集团军军长王凯介绍说。
在训练阶段性考核现场,几份外语情报让不少参谋眉头紧皱。“假如打仗时抓到一个‘舌头’,你身边又没有翻译,怎么办?”集团军作训处处长龙卫军说,一名优秀参谋必须具备过硬的军事外语水平。
一体化指挥平台作业中,导调组临机提供了海量信息,涉及战场的天文地理、民情社情、双方兵力、阵地部署,其中既有重要、真实情报,也有无关紧要的信息,还有故意设置的假情报,让一些参谋手忙脚乱。“如何去伪存真、沙中拣金,是一名优秀参谋必备的能力素质。”一些参谋人员说,没想到在集训中暴露出这么多短板,深感本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