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中国军情 > 正文 >

亲历马里维和:仅携带轻武器搜缴恐怖分子火箭炮

2014-06-07 20:12:2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2013年7月,应联合国请求,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在哈尔滨组建成立。分队队员是以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某团特战营为主体抽组而成,这是我国首支派往海外的维和安全部队。

  子弹在午夜上膛

  去年12月14日,我们接到通报,“明日大选,或有大乱”。分队警戒级别升为红色,这是最高级别警戒。晚上10点至凌晨1点,是我和军医赵军的巡逻时间。

  执行任务前,我穿好防弹衣,将子弹一粒粒压进弹匣。

  我们巡查了各哨位,哨兵警惕性都很高。可没想到,刚巡逻完一圈,就听见红外网墙报警,紧接着对讲机里传来呼叫:“B区3号哨位报告,营区西南角发现不明身份人员,口头警告和拉枪栓示警后,向营区东侧逃窜,请求搜剿。”

  我们立即紧张起来,拉好枪栓,子弹上膛。按照要求,平时我们枪内子弹不上膛,但出征前千百次的训练,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按照联马团武力使用原则,在3到5秒内,完成口头警告、拉枪栓示警、鸣枪示警、射击非致命部位、击毙5个步骤。

  分队张革强指挥长立即指挥快反力量,按预案对营区进行地毯式搜索。营区西侧距居民区较近,是搜索的重点部位。作战参谋孙宝玮用特战手语指挥,迅速形成包围,并逐步缩小包围圈。

  一个小时后,两名可疑人员被驱离。大家松了一口气,我这才发现,厚重的防弹衣内,迷彩服已经被汗水湿透。

  “你们是最专业、最高效、最负责的警卫部队”

  2月1日,战区司令部的防卫任务正式从尼日尔营手中传给我们。部署会上,作战组长杨志峰建议:在战区司令部也要建设中国标准的防卫设施,而且必须在接防前建设完毕。

  大年三十接到命令,初二就要接防。48小时内,中国维和官兵用双手创造了又一个“中国速度”。

  当中国警卫正式走上战位时,一个完备的防卫体系展现在世人面前。联马团安全官侯赛说:“太不可思议了。你们是我见过的最专业、最高效、最负责的警卫部队。”

  尽管防卫设施先进,官兵们仍然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天都有大量人员、车辆进出战区司令部,他们中有军方人员、民事人员,也有老百姓,稍不慎,就可能混进恐怖分子。几个月来,基达尔、梅纳卡等地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表明,正规的军装、热情的笑容、合法的ID卡和车牌号都会是伪装,这背后说不定就隐藏着恐怖阴谋。

  2月15日,正在哨位警戒的二排长王洋发现司令部西侧200米处,有可疑人员正在对战区司令部进行侦察记录。他不动声色地将情况写在纸条上,命令哨兵迅速交至司令部安全部门。

  几名民事安全官悄悄靠近,很快将可疑分子抓获。经审讯,他正在为恐怖分子侦察司令部兵力部署、哨位设置和坐标方位。

  中国警卫的专业素养和负责态度赢得了外军的尊敬,出入营门的联马团官员和外国友军经常竖起大拇指作为和我们打招呼的独特方式。2月17日,战区司令部还请求中国维和部队为任务区维和友军演示应急处突。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