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卷入使情况变得危险
2011年下半年,美国曾通过一系列高层访问、政策宣示和强化军事存在等手段掀起一股亚太攻势,东海和南海主权争议就是美国“强势东向”的重要依托。表面上,美国声称对有关争议不持立场,实际上却不断强调有关冲突事关美国重大利益,并且其政策倾向明显偏向日本、菲律宾等地区盟友,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不惜通过将南海称为“西菲律宾海”来迎合菲律宾。
去年10月,因美国政府关门,奥巴马不得不取消计划已久的亚太之行,外界因此严重质疑美国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决心和能力。为打消外界特别是日本、菲律宾等美国亚太盟友的担忧,美国通过去年12月底派副总统拜登、本周派克里以及4月下旬的奥巴马亚太之行等措施进行补救,但最实质的应数对中国越来越尖锐的批评和不断强化的亚太地区军事活动及军事存在。
2月4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有记者表示日本媒体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表示,如中国在南海划设新的航空识别区,美国将进一步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和军事存在。白宫发言人卡尼未对此作正面回应,但表示该记者所援引的情况符合美国的一贯立场。据媒体报道,拉塞尔在5日的听证会回答议员关于美国在南海是否设有底线时称,“我们确实有充分的机密战略应对中国,南海或其他(海事问题)”。
对于美国此类做法的利害得失,国内学者有深刻分析。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指出,这一海域岛屿归属的争端早就存在。在过去,美国宣称的政策是不卷入争端,保持低调。然而,美国最近却对这一地区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并大大增加军事布防的力度,它展现的姿态只能被理解为在这场卷入多国的争端中它要给中国施加压力。在本质上,这场争端只是与相关各方有直接关系,而与中美关系没有关系。美国的卷入只能使事情变得复杂化,并会使情况变得危险。这是中美关系一个新的负面因素,而且是一个具有严重危险的因素。
人们期望,美国及有关各方切实能通过美方所提倡的“克制、良好判断、外交以及对话”,而不是以选边站、走边缘等危险方式寻求各自渴望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