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联勤部构建基地化辐射型多功能保障体系
隆冬时节,新疆军区某部千余名官兵挺进天山腹地展开训练。部队机动途中,后方补给线被“炸断”,保障告急。以“六类保障基地”为主干的军需物资油料保障体系立即展开应急保障:某油料装备维修基地迅速组织野战输油作业,油龙穿越冰峰雪岭;某军需保障基地运输车紧急前送物资,物流畅行雪域高原……从后方远程输送的单一保障,到就近就便的体系化综合保障,这是新疆军区联勤部基地化保障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新疆军区多数部队驻守在戈壁沙漠、高寒缺氧地区,后勤保障面临地域广、任务重等难题。为此,新疆军区联勤部建成具有综合保障能力的油料保障基地、物资应急采购保障基地、油料装备维修基地、被装维修生产基地、军需保障基地、技术兵培训基地等6类保障基地,使新型保障集群列阵西北边关。
从分散布局到区域辐射,保障格局更加优化。在保障基地分布图上笔者看到,该部科学优化保障力量布局,重心前推、重点聚力,构建起基地化、辐射型、多功能保障基地群,并因地制宜探索出点线结合、区域辐射、区线延伸等保障机制,使保障力量与保障对象高效对接。他们按照“一个基地多种功能、一个站点多种用途”的思路,将每个基地都打造成具有多个保障单元和多种复合功能的“综合体”,构建起以保障基地为支撑、以供应仓库等为辅助的新型军需物资油料保障体系,保障功能实现扩容。
从传统收发到信息调控,保障效能不断提升。他们把各基地信息资源综合集成到新疆军区军需物资油料综合信息网,打造信息化保障平台。笔者探访各保障基地,只见油料保障基地指挥调度实现一网联通,军需保障基地资源实现精确可控,军需装备维修基地保障实现远程支援。
平时高效保障,应急快速保障,战时持续保障,新型综合保障群为部队执行维稳控边、跨区机动等大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8月,某陆航旅受命执行救灾援助任务,物资应急采购保障基地利用信息采购平台,在12小时内完成所有救援物资采购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