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中国军情 > 正文 >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数据是战法创新的试金石

2014-06-07 17:31:0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信息化战争,得数据者得优势。作战数据作为事关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既是战法创新必然纳入的内核,也检验着创新的战法能否真正适用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

  优化数据竞争力是保证战法创新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主导物质流控制能量流日益成为基本的制胜机理,用数据、打数据逐步成为新的制胜要点。过去进行作战能力对比,主要看谁的先进武器数量多、看得远、打得远、打得准、威力大,现在还要看数据资源数质量和应用保障水平。过去组织实施作战,往往是人在决策打击回路中全程主导干预,现在是关键时机重点介入,通过预先形成作战规划、交战规则,依托体系并通过数据双向流动,取得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效果。没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再好的信息化装备也难有大的作为。同理,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战法创新,必然要求在战法中突出信息优势,保证战法在数据接收、传输和处理上呈现优势。只有在数据接收和处理上占有优势的战法,才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并为在未来战争中抢占先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实现数据共享是战法创新与战役行动有效衔接的内在要求。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何一种战法的应用都不过是整体作战的一个要素,有时需要与其它的战术行动协调呼应,共同构成战役行动。为达成行动上的紧密契合,在进行战法创新时必须考虑战法在数据共享上如何实现畅通无阻,确保多元力量协作同步。只有通过数据有序共享,作战力量、武器平台才能进行自主式随机式协同,增大目标发现概率,提高命中摧毁精度,取得最佳打击效果,从而确保所有指挥要素能够针对战场态势的变化,近实时地展开指挥作业。就此而言,作战数据看起来是“隐性软资源”,但用好了就是“显性硬实力”。

  数据建设水平决定着战法创新效果,战法创新实践提出数据需求,二者应形成良性互动

  作战数据建设进程,制约着信息化建设转型的速度;作战数据建设的成效,关系到信息化建设转型的程度。部队拿到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掌握了操作使用技能,不等于完全具备了打仗能力,还必须不断积累开发数据,依据数据进行战法创新,从而使新装备真正融入作战体系。

  要避免以信息化训练的“商标”包装机械化训练的“内核”,在训练中就要按实战要求管理应用数据,为战法创新提供素材支撑。战法创新与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依据战法创新成果训练部队,才能增强部队未来打赢能力。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之道,也能为战法创新提供灵感。因此,在平时的作战训练中,要尽可能依托大量的基础数据,设置逼真的战场环境,模拟未来作战进程和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确保参训人员对信息化战争有更清醒的认识、更直观的感受。打仗用数据,训练就必须演练怎么用好数据。在训练中“用好数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对作战数据的规模化应用,规范数据流转路径,完善信息系统结构,锻炼培养数据人才;二是通过近似实战条件下的训练实践,获取部队武器精度、弹药效能、反应速度等原始真实数据,经过串接重组,衍生出部队综合作战能力数据,以之作为评估战斗力的重要依据。如此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质上促进战法创新。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