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古代的“顾命大臣”为什么大多难得善终

2014-06-05 16:42:2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中国历史上一直有“顾命大臣”一说,能被选中做“顾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翘楚。然而纵观历史,“顾命大臣”们却似乎没几个得了善终的。

义隆继位的次年,徐羡之等人就主动将执掌朝政的大权归还给新皇帝,以此表明自己既不想擅权更无意篡政。但是,无条件投降并不一定能阻止胜利者的杀戮之心,小皇帝登基后注定会拿顾命大臣来开刀,这样做不仅可以树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还可以化解顾命大臣当政期间朝中众臣的怨气,同时也借机发泄小皇帝自己深藏在心的仇恨。

所以,中国历史上实在没有几个顾命大臣能逃脱得了这个命运。

元嘉三年(公元四二六年)正月,小皇帝刘义隆颁下诏书,历数徐羡之等人的“弥天大罪”,一一予以剪除。徐羡之事先得到密报,逃出城,自己抹了脖子。傅亮逃到兄长的墓前,被官兵捕获伏诛。谢晦虽在外领兵,也最终被檀道济率领的讨伐大军击败擒获。谢晦的兄子世基一同被擒,临死前作诗曰:“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

谢晦续之曰:“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一句“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令人无限感慨。其实,这不正是顾命大臣身不由己、万劫不复的命运悲歌吗?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