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店铺招幌史话:最早的标志是酒旗后来则卖什么挂什么

2014-06-05 16:38:5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招牌幌子,就是标有文字或图画的标志性广告牌。这是民间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商业广告文化的物质遗存。最早出现的招牌幌子是“酒旗”。

乾隆深受感动,便写了一幅楹联作为报酬,上联是“大鞋楦小鞋楦打出穷鬼去”,下联对“粗麻绳细麻绳引进财神来”,横批“店内金生”。写完之后还盖上印章。此后,老两口就将店名改叫“内金生”。店铺名字由来的真伪已无从考证,但从保留下来的照片可以看到,鞋店不吝惜资财,精工制作数个招牌,悬于门前,而多个招幌交相呼应更是显得气派非凡。

东北店铺招幌独具特色

由于文化、气候等地域性差异,东北地区有一些非常具有东北特色的招幌。

煎饼是北方的常见食品,因此北方常常可以看到煎饼铺门前挂着半张煎饼模型所制作的招幌,上书“煎饼铺”。北方气候寒冷,因此与御寒保暖商品有关的商铺很多。如出售毛毡帽的帽子屋,它的幌子是一顶巨大的模型毡帽下面悬挂着各种小帽子。

北方土地适合种植烟草,东北人豪迈的个性更是喜爱吸烟,因此东北地区的烟草烟具铺也很常见,经常可以看到售卖烟袋烟嘴的店铺门口挂着巨型的烟袋模型作为幌子。而东北处于关外,人民多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因此有大量与骑射马具等有关的商铺,例如皮鞭铺等,所悬挂的是以十几把皮鞭编在一起而制成的幌子。

招牌幌子是民族民俗艺术的体现,对商业文化发展促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如今想要看到这些招幌只能在一些影视剧中寻找他们的身影,但是相信随着经济的繁荣,个性化经营的提倡,新的店铺商业文化一定能吸收传统精髓,保留招幌中儒雅含蓄的韵味和优秀的设计理念。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