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双方的研制环境都不好: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后,其射程超过150km的导弹都被列为违禁武器而要接受联合国的核查。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军事科研人员研发成功萨默德-1/2型液体战术导弹,射程分别达到130/150公里。该型号算是去掉助推器萨姆-2防空导弹。1998年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撤离后军方加快了萨摩德-2型的研制进度。萨摩德-2弹体长约7米,可携带多种弹头,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83公里。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一共对“萨默德-2”型导弹进行了40次试射,结果发现,有13次超出了规定距离,最远打到了180公里处。遂被列入销毁名单。此外,伊拉克还研制了基于萨姆-2的阿巴比尔-100固体地地战术弹,6.7米长,0.5米直径,射程也超过了100km。该型导弹由卡车运载,单发导轨发射,初步实现了机动发射能力。
伊朗霍梅尼政权由于受到西方制裁,也开始积极寻求萨姆-2的改进渠道。这个需求催生了我国第一个用于外贸的地地弹型号——红旗-2改进而来的8610导弹(意即1986年展开研发工作),厂方编号B610,出口编号M-7。由航天工业部二院(今航天科工第二研究院)研发。在1991年出口到伊朗90枚导弹。伊朗在引进M-7后,组织国内的工厂进行仿制。仿制品被命名为通达尔-69(Tondar-69),弹头重达190kg,射程为150km。
未来导弹出口会更多
中国战术导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现在有B611M、BP-12A和M20导弹这三个主打品牌,B611虽然起点较低,但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改进,终于和后两者站在了一起,而M20作为一个新系统,起点自然要高一些,毕竟是航天科技系统第一款对外公布的战术地地弹,要从前两者手中抢市场自然会有技术性能上的独到之处。而我国神鹰400火箭的系统出现(射程400公里),也相当于出现了一种新型战术导弹。今后中国战术导弹型号将会越来越多,中国外贸地地导弹会装备更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