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地地弹道导弹担负着对敌纵深目标及大型高价值目标的打击任务,自诞生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并不断改进,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家族。而本文所要讨论的中国外贸地地弹道导弹,长期以来作为援外军团出现在各大航展上,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地地导弹发展的窗口,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我国地地导弹的技术特点和使用原则。
沙特与东风-3导弹
在4月29日(昨日)的沙特阅兵式上,该国向中国采购的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近30年来首次公开展示。这也是中国最早出口的地地导。这批出口的弹道并非是一些简单小巧的战术火箭,而是一批东风三型中程弹道导弹。这在世界武器装备贸易史上也是一次绝无仅有的交易。
80年代动荡的中东局势促使沙特希望获得一种有足够威慑能力的武器装备来遏制区域强国。在以色列研制成功射程达1000余公里的杰里科-2导弹之后,这种需求更加迫切了。1985年,沙特曾向美国提出购买导弹但是被拒绝。结果就是沙特将目光转向了东方的中国,并向中国提出了引进弹道导弹的计划,代号“游隼”,由苏尔坦亲王全权负责。对中国而言,沙特作为中东地区的资源大国和伊斯兰世界的“领袖”,中国一直在寻求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来往日趋频繁。对沙特而言,在当时能生产战略导弹的也只有中国了。同时中国的表现让沙特找到了希望,在得知沙特的这一需求后,我国责成航天部,核工业部等部门积极展开论证。1986年12月间,双方代表在沙特南部某空军基地就引进型号、人员培训、后勤保障及价格等展开具体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