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企业工人,有时候也吃食堂,或者到食堂打饭,食堂里偶尔也卖熟肉。我记得航运局的职工食堂,有时候卖一种方形的熟肉,两毛钱一块,是很肥的肉,有二十厘米长,十厘米宽。到了吃饭的时候,人口少、比较富裕的家庭,就去到食堂买一块,还要高举着铝制的饭盒,让卖饭的师傅多给舀上一点汤。那放了一点酱油的汤,上面漂着星星点点的油花,肥肉在汤中漂浮着,诱人极了!
我记得一位特别虚荣的邻居大叔,因为有四个孩子,家里生活特别困难。但是,他又是一位十分爱面子的人,每次出门,就用一小块藏在门后的已经好几个月的猪肉膘子,擦一擦嘴,嘴上就油光光的了。这样,出门以后,嘴上有油,别人还以为他刚刚吃了肉,或者是吃了油水特别多的食物,他的心里就美滋滋的了,充满了骄傲。在那个时代,能够吃肉是一个特别有面子的事,代表着富裕和地位。
过年,是孩子们的节日。现在过年,人们往往说没有年味,其实这是富足的表现。什么也不缺了,就没有了期盼,过年就成了与平常的日子一样了,就没有了年味。早些年,过年的时候,托人到济南肉联厂买一个猪头,是一个重大事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做到的。猪头,好像是一毛来钱一斤。买回家,先用蜂煤炉子上烧红的火钩子烙一烙毛,然后用斧子劈开,洗干净,用一口大锅,煮上一个小时,基本熟了的时候,捞出来,然后剔除骨头,把肉切碎,加上基本的作料就行了。那时候的天也冷,放到一个大瓷盆里,肉和汤就凝结在一块了。还有那上面冷结的一层猪油,饿了的时候,拿一块馒头或者窝头,将猪油抹在上面,咬一口,满嘴流油,特别解馋。
有一位邻居的妻子在肉联厂工作,我们宿舍里的人都羡慕他们。之所以羡慕,是因为他们家经常有肉吃,这大概和肉联厂的企业福利有关系,过年过节,是可以发福利肉的,即便是买,也便宜。听说,在济南肉联厂,食堂里五分钱的菜,就有肉,而一毛钱的菜,肉就很多了!宿舍里都知道这个事,只要谈起来,往往都会发出一片的感叹声,人们都用羡慕的眼神望着他。
记忆中,吃肉的故事,甚至是刻骨铭心的。
有一位本家弟弟,小的时候,快过年了,家里煮了一些猪肉。因为小,肉还没有煮熟,而且没有放盐,就嚷着要吃肉,结果,就让他吃了几块。那时候,本来就不经常吃肉,味蕾和胃部对于没有煮熟的肉,一下子适应不了,加上没有放盐,从此以后,这一位本家弟弟就伤着了,再也不吃猪肉了,别人一说到猪肉,就从内心里犯膈应。
七八岁的时候,曾经养过的一只狗,笨狗,土黄色的。 宠物 对于幼年,就是玩伴,是精神的寄托,我特别喜欢它。有一天,我上学去了,父亲把它吊在房前的树上杀了,说是咬人。自己养的狗,怎么会咬人呢?我知道,那是因为贫穷,因为没有肉吃,而那狗肉是珍贵的蛋白来源。父亲是经历过战争的退伍军人,生生死死见的多了,他知道生活的艰辛,知道那几斤狗肉对于生活的重要 。
那是我养的狗,为此,我伤心地哭了半天,心中充满了怨恨,我不记得晚饭吃没吃,我就在那铺着凉席的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的晚上,经不住我养的那一只狗的肉的诱惑,我也尝了尝。 那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吃狗肉,全是瘦肉, 确实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