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人物动态 > 正文 >

李亚伟:“莽汉”回归

2014-06-07 10:56:2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李亚伟 重庆人。1980年代与万夏、胡冬、马松、二毛、梁乐、蔡利华等人创立莽汉诗歌流派,与赵野、默默、万夏、杨黎等人发起第三代人诗歌运动,创作过《男人的诗》...

  回归

  河西走廊那些巨大的家族坐落在往昔中/世界很旧,仍有长工在历史的背面劳动/王家三兄弟,仍活在自己的命里,他家的耙/还在月亮上翻晒着祖先的财产

  —李亚伟《河西走廊抒情》

  去年9月,李亚伟出版台版诗集《红色岁月》,收录了从1980年代至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作,包括新的组诗《河西走廊抒情》。凭借该组诗歌,他去年接连获得第二届中国桂冠诗歌奖和鲁迅文化奖。

  《河西走廊抒情》共24首,感喟历史、生死、爱情、政治等等,李亚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这是他写到现在为止很满意的诗歌。青海诗人西原评价,“整部长诗时空维度相当深广。”

  李亚伟写得很慢,2005年就写了4首,被生意耽误一直到2011年,重新花了一年时间写,还专门去了两次河西走廊。去的时候,并未深入调查、访贫问苦,和现在的游客差不多,也去瞄了瞄景点,照照相、骑骆驼,白天看戈壁,进沙漠,晚上去夜市喝夜酒,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不同的是,心里是装着巨大的历史场域,带着很多文化的触碰点去的。

  “这个大走廊,在历史、文化和地域上都是一个十字路口。我相信,种族、文化的基因还在当地的生活中留存,还在敦煌或者张掖那些早晨、正午、深夜的时间交替中隐现。”他觉得自己应该关注的是,在宏大的政治经济背景下,一个民族,会是什么反应?一个社会,会怎样生长?这一代普通的人,幸不幸福?

  和年轻时的写作不一样,那会儿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那种方式写出来的诗歌后来被他否定了很多。现在,他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写,给自己命题,一两年写一组长诗。“在尝试一种方式,把生活和诗歌分开来。”李亚伟觉得,要么痛痛快快地玩,要么拿出整块的时间,一个月不想其他,一心一意写一个像样的作品。

  在他看来,写作的人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终生写一种风格,还有一种就是不断创新。他属于后者,会不断地想写出连他自己都觉得新鲜的东西。如果重复前面,就觉得索然寡味。“有点像精神迁徙,为的是采摘和自我养育,为的是命中的呼唤,为的是寻找生命中的重大答案。”

  思考来自十多年的书商经历。“咱们这个社会,是被经济绑架的,但经济又是被政治绑架的。这里面有人类的矛盾,这种矛盾其实和历史、时间、人的命运里面的矛盾是一样的。说穿了,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的情感、命运同样也被绑架了,这个我觉得值得去写。”李亚伟认为,一个当代的诗人,应该尝试从周围的生活,来反映心目中最关注的东西,哪怕是情感与命运。

  最近两三年,他看了一些经济方面的书,关注GDP和区域经济、开发区等问题。将要写的诗里面,会融入对近十年来大型国企不断变大、各地民营书店纷纷倒闭、从温州开始民营经济是怎么熄火的思考。

  “一般人不相信我能把这个写成诗,因为确实太不诗意了,但我觉得已经能写出来了。”李亚伟的语气里仍保有一丝年少时的轻狂。他说,诗歌有必要一直写下去。并且,“越写,越讲究,越不能随意”。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