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河报记者随机调查了郑州的几所高校,代跑的情况并不鲜见。
“学姐担心自己跑的成绩太差,请我帮个忙,我不好意思推托就去了。”郑州某大学大四的周珊(化名)同学曾在大一时为学姐代跑。“我也没要报酬,因为平时关系都不错,只是为了做个顺水人情罢了,幸亏那次管得不严格。”周珊回忆,达标测试是在周末举行,当时监考的老师把权限交给了班长,给班长打过招呼的她,直接被“放水”,顺利过关。
而另一所大学的一个男生刚帮朋友跑了1000米,他说:“双方都不会受到影响,感觉也没什么。”至于报酬方面,这名男生表示,不熟悉的同学据说是50~100元,如果是朋友的话就是一顿饭,或看场电影、买个小礼物等。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找代跑的学生理由多为身体不适、不想请假,或担心体育成绩影响到奖学金评定乃至保研资格等。
通过体测成部分学生的“难题”
据了解,每年的三四月份和九十月份都是大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的时间,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测试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学生期末体育课考试的必考项目。
眼下正是各大高校举行运动会和体测的关键时期,昨日,在郑州大学偌大的操场上,大河报记者看到了零零散散进行锻炼的同学,提到体测,很多同学表示很无奈。
刚上大一的小飞同学表示,现在好多同学体质不是很好,有的男同学甚至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跑1000米似乎是个比较累的事情,加上现在一些学校在体测上要求不严,很多同学就会产生投机取巧的想法,代跑也就无法避免了。
对于在体测中的感受,已通过测试的任同学仍然记忆犹新。“跑步的时候心跳加速,1000米跑到一半就开始力不从心,很多同学的脸都开始发青,还有的女同学在跑道边上呕吐,跑完后腿部酸痛,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对于平时不锻炼的同学来讲,找人代跑似乎成为他们减少痛苦的唯一方式。”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除了身体素质不佳,一些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心理懒惰、积极性不够、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都是滋生“代跑”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