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社会民生 > 人物百态 > 正文 >

朱涛:梁思成不是神,我也没有“破神”

2014-06-07 21:01:2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判定梁思成的功过不是朱涛的初衷,他要做的是在“痛”中进行反思—梁思成那一代人面对的“政治任意化”正和“资本任意化”混杂在一起,作用在当下的建筑师和建筑上。

  有人质疑他的动机是要贬低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周榕就在新书沙龙上质疑他,翻开50年代那些历史是不懂“人艰不拆”。不过梁文道不这么认为,他在推荐语中说朱涛让我们看见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选择与局限、痛苦和挣扎,“恐怕才是对梁思成最大的尊重”。

  3月20日,在香港大学的办公室里,朱涛接受了南都周刊记者的专访。他先将《梁思成与他的时代》放在手边,在随后的访问里适时翻开书中的资料、图片,以补充说明他真正的想法。

  在朱涛看来,此前的许多讨论都脱离了书本身,困于媒体报道里过于简化甚至错误的表述,而他沙龙里一句林徽因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大段借鉴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的说法,又被解读为指责抄袭,引来一阵嘘声。

  其实在爬梳资料、书写的过程中,朱涛是“痛”过的。一开始,当朱涛向朋友转述他看到的梁思成及同仁在50年代经历的委屈,甚至会掉下泪来:他们留洋归来,怀抱理想,相信新的政权能开创出新世界,而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避免西方城市的病症,谁知1949年后政治运动风云变幻,他们被裹挟,或是投身激流,在矛盾中被冲得七零八落,迷失在政治口号和长官意志中。

  朱涛说,“我的写作目的并不是对梁的功过进行判定,我关注的是梁面对的矛盾和冲突,他的思想和这个时局和时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中的重要性、复杂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思,而历史还在“押韵”:梁思成那一代人面对的“政治任意化”正和“资本任意化”混杂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作用在我们眼前的建筑师和建筑上。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