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数雷:
一次雷可能打一两个小时
现在有仪器监测当然先进不少,但在2004年之前,雷电天气是完全靠气象观测员眼睛和耳朵。即使在2004年之后,人工观测也未终止,直到今年1月1日起,按国家规定,他们才不再需要记录“雷暴”这种天气现象。
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谭老师已经从事了30多年气象观测工作。“雷暴”曾是他必须详细记录的20多种天气现象之一。每当雷电来袭,观测员就要编写雷暴记录,内容类似于:凌晨1时东北方向闻雷,2时30分停止。人的感官肯定没有仪器灵敏,因此记录方式也是不同的,按照地面观测的规范,他们将中间停顿少于15分钟的雷电,都算作一次连续性的雷,因此一次雷可能打上一两个小时。
气象观测是一项极严谨的工作。谭老师介绍,只要一出现雷声或闪电,为了准确记录是来自16个方位中的哪一个,一般都需要到户外查看。观测场的空坝不比市区,雷声更响,闪电更猛,特别在夜间,几道电光从天上划到地上,相当吓人。而且,记录和提交气象数据的时间是固定的,“别说打雷,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提前15分钟从值班室跑到观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