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军事影视 > 正文 >

[游侠影评]忘战必危,评《布列斯特要塞》

2014-06-09 09:09:5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2012年3月,由亚历山大?科特导演的战争巨制《布列斯特要塞》(又名《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正式公映。

  此时,要塞里是有明白人的,彼得.米哈伊洛维奇就是一个。他找到中尉维什泰因,以一个参加过两次战争的老兵身份,告诉他要塞正处在危险之中。他的建议是将8000守备部队的大部分驻防到要塞外围,以防止德军的大举进攻。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分散在要塞内部。他也预言到,由于士兵和军官不在一起,一旦打起来,部队会陷入恐慌之中。

  第一时间冲向集结地,(当发现集结地毁坏后)又尽快的拿起了自己的“武器”。短短的两三个片段,勇敢、责任、意识这样一些独有的特质都在亚历山大身上展现了出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一个学员兵,就在那样突如其来的战火中,在许多人惊慌失措四散逃窜中,带着些许的惊慌和茫然,却毅然走向了自己的岗位。

  我们常常说老一辈为我们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但和平的表象下是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暗流涌动的地区局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说战争随时会降临可能是危言耸听了,但谁又能说战争离我们很遥远呢?常常站在城市中心的高高的写字楼上俯看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看着路面上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近处闪烁的霓虹灯,有时就在想,如果战争真的到来,眼前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3月1日,昆明火车站广场,五个持刀的恐怖分子短短几十分钟时间,就制造了29人死亡,143人受伤的惨剧。而在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成都和广州,先后发生了由“砍人”谣言引发的人群惊慌逃散的事件。有人谴责暴恐分子,有人谴责谣言制造者,唯独很少有人反思如今的我们面临危难时脆弱的神经。这还不是战争,有时候甚至仅仅是一阵风般的谣言,却已让许多公众闻风丧胆了。如果,如果是真的战争,毫无准备(物质的和思想)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危机时刻,我们是否又能有挺身而出,振臂一呼的人?

  布列斯特要塞,德军向北门发起了进攻

  看到米哈伊洛维奇临危不乱,止住了一群溃散的官兵,并将他们重新组织起来的情节,很自然就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那个死啦死啦。都是面临有些失控的局面,都是迎着未知的凶险,以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趁乱给自己跑出条生路出来,可是偏偏他们却担起了乱世中军人的责任。

  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主心骨,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抗不住任何的压力和打击。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聚集而生的能量与气势就可以抵挡一切的洪流。乱局之中,米哈伊洛维奇的镇定,给了许多苏军官兵以警醒,让他们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于是,最初的散乱后,有组织的抵抗开始了。

  好在,象米哈伊洛维奇这样的军官还不止一个。


  基热瓦托夫中尉,强忍着女儿下落不明的伤痛,在指挥官阵亡的情况下,承担起了哨所的指挥职责。

  影片到这里完成了最初的铺垫,接下来就是守卫者面对入侵者的顽强抗争,影片也就正式进入了主旋律的节奏。苏军将士的英勇,指挥官的战争指挥,小亚历山大的机智沉着。其中穿插着一对恋人科尔佳和索尼娅的惨烈命运,苏军战士夫妇宁死不降的悲壮,亚历山大的哥哥操着一门炮轰击德军坦克的英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电影制作上继承了前苏联的风格,在技术上又借鉴了好莱坞的一些表现手法,让整部影片呈现出恢弘的气势与局部细腻描写的完美结合。

  但游侠想说的是,两个多小时的影片,给到我冲击最大的依旧是影片最初的三十五分钟。每次看到这里,都不禁会想,如果我们有一天不得不面临战争时,我该如何应对?和平了这么多年,没有人来告诉我们该如何应对战乱;没有任何人哪怕简单的教授公众一些面对危难时的应对办法;更没有机构组织公众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让公众在意识上有准备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能力……

  一个民族,和平久了是福气,但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所有的和平都是脆弱的。无论是影片中展现的要塞,还是三七年的北平,或是珍珠港,我们宁可备而无战,也不能战而无防。有人说,打仗是军队的事,是军委操心的事,草民一个根本不需要管那么多。可是,世界上哪一场战争是仅仅发生在战场上?战火一启,遍地狼烟,要说有人可以不受影响那就是自欺欺人。

  教训已然很多,只希望这些教训换来的不仅仅是荧幕上的精彩故事和赚的盆满钵满的票房。

  以史为鉴也希望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只有做足了战争的准备,我们才能享受真正持久的和平。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