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军事 > 正文 >

白崇禧围剿刘邓大军:国共两大军神的较量

2014-06-09 09:33:2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蒋介石命令白崇禧赶赴九江坐镇】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区和蒋介石对刘邓大军意图的判断,1947年8月,刘邓大军主力从鲁西南地区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

  我和赵援就十万分之一图判断:认为已经“突围”转移到外线去的解放军最多不过半数(实际上是主力),最少还有一半(实际上不到一半)尚在包围态势之中。由寨河、竹竿铺之间“突围”越过信、潢公路向淮北转移的“敌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渡过淮河。白崇禧同意这种判断。

  因此,命令整十一师迅即派追击部队“跟踪追击”,在淮河南岸捕捉歼灭之。同时命令整四十八师立即由商城转回头来向白雀园、沙窝方向索“敌”而猛攻之。命令整七师、整二十八师迅速向经扶(今新县)方向前进,索“敌”而猛攻之。整四十八师方面的战斗经过如前述,整七师及整二十八师完全扑空。同时,还命令空军第三军区派出飞机侦察轰炸由息县附近渡过淮河的解放军,侦察其主力所在及行动方向,协同地面部队的攻击。

  整十一师的追击部队于解放军越过信、潢公路的次日上午赶到息县附近淮河南岸的时候,解放军早已渡河完毕(后来才知道息县附近能徒涉的地方正面很宽,所以过河很迅速),而且飞机到息县附近淮河北岸侦察,一个解放军的影子也没有发现。这不仅说不上追击,就说是送行都嫌太迟了。赵援和我都认为像整十一师这样重装备的部队,行动太迟钝了,对于机动灵活的“敌人”,难以捕捉战机。更使人惊奇的是,后来第二天(或第三天)的夜里,又有解放军的部队由寨河与竹竿铺之间越过信、潢公路,并在息县附近过淮河的。

  综合情报判断,转移到淮北的解放军不下3万人,可能是刘伯承直接掌握在手上的战斗力最强的3个纵队。白崇禧大伤脑筋地说:“这些'国军'部队,夜晚不能打仗,就缩在工事里,让'敌人'大摇大摆地来来往往。”我说:“像整十一师这样的美式装备,反而不能捕捉有利的战机。白天有飞机、大炮、坦克协同作战方能打,但行动又迟钝;夜里,飞机、大炮、坦克不能支援,就干脆缩在硬壳壳里。这样,战斗不能达到战术、战略的要求,什么计划也会落空。”

  刘邓大军第十纵队在柳林、谭家河间奋战,第十二纵队越过平汉路

  11月底或12月初,白崇禧的汉口指挥所两三天接连地得到便探报告:有解放军两三万人经宣化店与周党畈中间向九里关方向西进。我判断其企图是将由信阳与武胜关之间的柳林附近越过平汉路向桐柏山去的。这个判断白崇禧、赵援、张轸(在信阳)、徐祖诒(在九江)都同意。我和赵援建议:“以击灭企图向桐柏山'逃窜'之敌的目的,以整十师由竹竿铺、罗山附近昼夜兼程向柳林急进,向解放军的右侧背猛烈攻击;以新到信阳下车的整二十师(师长杨干才,两个旅共4个团)迅速秘密开到柳林西方附近地区占领伏击、堵击阵地,堵截解放军去路并与整十师前后夹击,包围歼灭之。”赵援和我就十万分之一地图计算时间空间,考虑地形和道路等条件。白崇禧用电话与在信阳的张轸和在九江的徐祖诒研究,大家一致地认为整二十师的阵地应该选择在信阳西南约30华里(柳林西方30余华里)的吴家店、谭家河附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