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发动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大日本帝国,第三次的以小搏大最终失败。1945年,日本投降。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将满洲、台湾和澎湖归还中国。在1954年这一个甲午年,日本国已经依靠朝鲜战争时给美军生产卡车、照相机等装备恢复了元气。也正是在那一年,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放弃与他国以军事手段解决争端的权力的日本国,成立自卫队,旧日本海军军旗阴魂不散重又在太平洋上飘荡。
随着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的小兄弟日本于1972年先美国一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此之前的1969年,美国与日本单独签订了《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不仅私相授受琉球群岛的行政管辖权,还顺带将中国钓鱼岛做了顺水人情。
乃至如今,钓鱼岛问题依旧困扰着中日两国。
小小的钓鱼岛,并不是豌豆姑娘二十床鸭绒被下一粒小小的豌豆。有着中国马汉之称的上海政法学院海权战略研究所所长倪乐雄告诉《新民周刊》:“中日之间,由于海上生命线重叠,有着天然的冲突。这天然的冲突,考验着两国高层的政治智慧。”
2014年,又逢甲午。
“不少人将2014年与1914年作比,尽管没人希望这会发生,中国与日本之间会出人意料爆发战争吗?”1月23日,号称“末日博士”的美国学者鲁比尼从达沃斯发出这样一条推特,欧美舆论顿时像炸了锅一般——这难道是世界大战的节奏吗?
1914年的英德之争,最终由于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而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倍在瑞士的讲演,让远在欧洲的人们,似乎也闻到了太平洋西部海域钓鱼岛上空的火药味。钓鱼岛会成为又一个萨拉热窝?
真的会打起来吗?
1月22日,达沃斯峰会,安倍戴着眼镜一脸斯文地接受国际媒体的采访。“目前日中之间经济相互依赖,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彼此有着重大共同利益,这同当时的英德一样。”安倍说,“但英德间的经济关系并未阻止1914年大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