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反思对越反击战的损失

2014-06-07 16:26:3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正式开战两个多星期,从2月17日到3月5日,共十多天,中国就损失了两三万士兵,平均一天就死了两三千人。这样的代价,在现代战争里,是一个天文数字的...

  而且,北方的军队根本就不熟悉南方的山地环境和气候,水土不服,曹*的赤壁之败就是例子,军队本来是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的,但比较仓促,战斗力就打了折扣。邓小平当然知道这一点,当然想到这一点。但主要的是,邓小平是为了让各个军区都有血的教训,让各大军区的领导们知道自己安于目前这样的情况真是很危险的,军队的危机是很大的,必须进行马上进行改革、整顿,不整顿,就是死路一条,军队的数量代替不了质量,各军区的参战部队都有很大的损失,惨痛的教训,这足以让那批沉睡于老一套思想的高层官员们惊醒。所以,他不让只是一两个军区受到重大损失,而是要个个军区都有血的教训。邓小平这样做,也为了最深刻最灵活最巧妙地教育了党政军的高层。这样,对他下一步实行的改革开放,阻力就自然小很多。

  由于中国与资本主义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和封锁,又和苏联关系恶化,加上十年动乱,在当时国内不管是高层还是人(和)民思想都陷入相当僵化的情况里,面对一帮习惯于空着肚子大谈政治的人来说,改革那是洪水猛兽,在天天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养成的思维,很难接受这个这样陌生、这样大胆的名词的。邓小平知道他提出的改革开放,阻力可能会有多大。他认识到,没有高层的统一和人(和)民的支持,就会一事无成,什么也做不了,他太熟悉在中国实行政治改革的难度了。要让大家惊醒,血的教训最有效。只有付出代价,别无他法,这叫做投资。战争后,邓小平马上就宣布裁撤100万军队,没有手下留情,对军队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的改革开放,也得到了很大支持,因为很多人从战争的结果看到,不改变现状,继续闭关锁国,我们就会和清政府一样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战争是中国20世纪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闭到走向世界、由衰而盛的转折点。

  在战术方面,指挥高层也出现问题。1971年邓小平向毛建议的为防止出现军阀割据局面而实行的进行了八大军区司令对调的策略,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但这种弱将强兵策略的副作用倒是渐渐充分显露了出来。南京点击查看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调来不久的许世友将军根本不熟悉两广的部队和中越边境的地形、气候,虽然许将军还是有一番非同寻常的地方的.军区(广东、广西、四川或云南)派本地的将领指挥.怎么不找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点的人来指挥?当时在军中,的确打过仗的高级将领没有几个了,死的死了,老的老了,青黄不接,但一定要找一个打过仗的人才能够打赢越南吗?我看不见得,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敢打敢干,果断,灵活,不像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来指挥,廖锡龙就是个不错的将才。战场瞬息万变,一个老人怎么行?最后是秦基伟将军勉强维持了局面。不过瘦死骆驼比马大,尽管付出惨重代价,还好,最后还是算完成了任务。一开始的实行的人海战术,死了很多人。

  从初期的战场态势来看,这十多天里,中国军队打的都是反击的攻坚战,收复敌人先前占领的阵地,都是人家摆好了阵势,我们的大部队就对着人家的炮弹、枪口和地雷阵冲锋,怎么能够不死那么多人?搞人海战术,在中越边境这样的山地,注定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往往一个山头,一个阵地,只要上面有几个人,有足够的枪炮弹药,修好掩体和工事,还在阵地前沿埋设了地雷,没几百人,可能你就拿不下来,你会玩“抢滩登陆”的游戏的话,就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这种境况。结果中国军人被人家像割韭菜一样,一排又一排地倒下。

  因此,在战场上,应该充分发挥我军轻便灵活的游击战术和突然袭击的优势,以大兵团(当时参战的有17个师,约计20万人)在后稳健推进,步步为营(赢),小部队在前袭击敌人,侦察敌人阵地、兵力集结和后勤补给的情报,给炮兵长眼睛,先拔钉子,再扫地,扫得干干净净,戒急戒躁,减少我军人员损失,一步一步地把敌人压出去。在敌后方,可以采取宣传攻势及其他非常规手段(特别在经济及交通方面),破坏敌人,瓦解敌人,拖住敌人后退。前打后拖,使越南无还手之力。

  从战地环境看,中越边境自然条件很恶劣,多山,崎岖不堪,根本不利于大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当然,当时中国军队也算不得机械化部队,但多山、交通不便却给后勤补给、支援带来很大困难)展开作战,春夏季多雨(二、三月在南方正是初春常常下牛毛雨的季节),常常大雾蔽日,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湿热(即古书说的毒气、瘴气),多毒虫、毒蛇,严重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唐朝的韩愈对南方边地的环境、气候是竭尽全力来形容其恶劣的。我是南方山区人,在这种环境时候了二十年,对这种自然环境非常熟悉。这样的环境,给侦察、行军、战斗、支援、补给都带来很大困难。

  从多方面看,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付出惨重代价,这是必然的。中国古代,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占有的都不多。有些本来是可以占有的,但尤其自己这方面那方面的原因,没有把握住,或者虽然把握住了机会但没有发挥好优势。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