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报仇之役:孟良崮击毙张灵甫
与宿迁紧邻的山东,这时面临着国民党40余万大军的重点进攻。4月上旬,敌军已占领鲁南并不断向鲁中推进。陈毅、粟裕在宿北歼敌69师后,立即以大踏步的运动来调动敌军。但敌齐头并进,我军一时没有战机。有文章载,这时,粟裕耍了一计:司令部侦察科抓到一个敌军官,粟裕有意让侦察科长押着俘虏在司令部驻地--坦埠(现属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西王庄兜了几个圈子,然后让其逃走。这军官逃回去后,向张灵甫报告了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位置。张灵甫大喜,当即纵兵脱离整个集团,直扑坦埠。由此,张灵甫的整编74师成了突进的孤军。
其实,张灵甫也只是稍稍冒进了一点点,他的右后翼6公里处是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左后翼4公里处是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然而粟裕抓住了这个“一点点”,果断下达了围歼敌整编74师的命令。这时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已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王必成的6师也升格为华野第六纵队(军级)。此时王必成率部正在鲁南隐蔽待命。他接到的任务是由鲁南北上,48小时内奔袭240华里,夺占敌整编74师后撤的战略要点--临(沂)蒙(阴)公路上的垛庄,关上大门,并阻断敌各路增援,完成对敌整编74师的合围。
王必成准时到达,准时攻击,6纵一个师夺下了垛庄,另两个师阻断了整编83师和整编25师对74师的增援之路。接报告,粟裕下令华野五个纵队(王必成6纵、叶飞的1纵、陶勇的4纵及原山东野战军王建安的8纵、许世友的9纵)同时展开对敌整编74师的向心攻击。5月16日上午,对张灵甫据守的孟良崮的总攻打响。王必成将开战后一直留作预备队的特务团投入战斗。憋足了劲的特务团,一杀出去就连夺三个高地,直扑张灵甫的指挥所,最后将张灵甫击毙。这天,5月16日,距离涟水失陷整整5个月。
五、将军最后的奉献:三个半家人上战场
1949年2月,王必成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1953年4月起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55年授衔中将,同年9月2日至1960年5月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1960年5月至1969年12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期间,他在军区范围内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精心培植了“南京路上好八连”。1969年任昆明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71年任昆明军区司令员。
1979年南疆反击战前夕,王必成将军调离昆明,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本以为可以沙场再展雄风,炮声响起前却必须离去,王必成将军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临行前,将军下令将自己的一子一女送往前线参战。将军夫人陈瑛告诉将军:我们的儿媳也想上前线去。将军连声说“好”。陈瑛又说:“媳妇已怀孕两个月了。怎么办?”将军斩钉截铁地说:“让她去!我不能参战,但我们家有三个半人参战,此愿可遂,此志可明矣!”
这就是王必成将军!这就是在淮安涟水战斗过的老英雄的情怀!
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将军病逝,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