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样一来,“包围歼灭敌人的主力”的计划将完全落空。因为以最快的速度计算,去解商城之围又转回头来,最少要两天,“敌”的主力还不溜光吗?整四十八师虽有被夹击的可能,但不会被吃掉,因为“敌”的主力恋战,就会被“国军”四面围攻,不可能集中兵力来吃整四十八师。林科连说:“不先解商城之围很危险。”我把两人不同的意见报告白崇禧。白崇禧同意整四十八师的意见,因为他考虑到整四十八师是他的基本部队,不能让它去冒险,宁肯不打胜仗,首先不要牺牲自己的老本。这样,明知是被刘邓大军牵着鼻子走的,也只好乖乖地去走。等到整四十八师解商城之围转回头再向白雀园、沙窝进攻,已经花去两天的时间(围商城的解放军于整四十八师到商城之前已经主动撤围向郭陆滩方向转移),结果是两头扑空。仅仅李祖霖的一个团在白雀园附近遇上解放军的一个营,这个营显然是后卫性质的最后的掩护部队,且战且退,受到相当大的伤亡,最后化整为零了,而整四十八师再也搜索不到解放军的踪影了。
信、潢公路整十一师、整十师的间隙被突破,刘邓大军一部胜利转移淮北
在整四十八师到商城去的期间,据谍报称:“刘伯承于11月某日黄昏前在白雀园召开重要干部会议,开会的时间很短,到会的人员连夜赶回部队,情绪很紧张,有突围模样。”又据张轸由信阳电话报告:“刘伯承的部队利用夜间由寨河与竹竿铺之间向北'突围',寨河和竹竿铺的部队受到'敌人'的攻击,发生剧战。”判断“敌人”的兵力为两万左右。
我和赵援就十万分之一图判断:认为已经“突围”转移到外线去的解放军最多不过半数(实际上是主力),最少还有一半(实际上不到一半)尚在包围态势之中。由寨河、竹竿铺之间“突围”越过信、潢公路向淮北转移的“敌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渡过淮河。白崇禧同意这种判断。
因此,命令整十一师迅即派追击部队“跟踪追击”,在淮河南岸捕捉歼灭之。同时命令整四十八师立即由商城转回头来向白雀园、沙窝方向索“敌”而猛攻之。命令整七师、整二十八师迅速向经扶(今新县)方向前进,索“敌”而猛攻之。整四十八师方面的战斗经过如前述,整七师及整二十八师完全扑空。同时,还命令空军第三军区派出飞机侦察轰炸由息县附近渡过淮河的解放军,侦察其主力所在及行动方向,协同地面部队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