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粮食紧张出现违纪问题

2014-06-07 16:23:4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47年6月30日,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付出...

  个别人因为吃饭问题而违法乱纪

  要想让10多万军队在大别山扎下根来,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全军的吃饭问题。

  刘邓大军的处境很困难。虽说有陈粟、陈谢两军东西策应,但刘邓大军毕竟身悬最南端,成为国民党当局的眼中钉。国民党后来又增加至33个旅80个团,源源不断地向大别山扑来。双方都要在大别山就地补给,大别山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再加上这里连年混战,国共双方在这里拉锯几十年,大别山人民少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过起日子很现实,他们要活命,就得想方设法地保存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财物和粮食。无论是对付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有了经验。实际上这些经验也就是“坚壁清野”,无论是地主还是农民,都把自己家里的贵重物品、粮食转移到山上,或者在房前屋后埋起来。后来成为军队著名作家的徐怀中,当时是在晋冀鲁豫野战军文工团工作,他在新县浒湾区一个乡的武装工作队工作时,由于雪盲,被安置在老乡家养伤,亲眼目睹了房东把存下来的粮食在房前房后分散埋藏多处,一处只放很少一点,即使被挖去了,别处的还在。他每次取回一点稻谷,就像是偷盗似的,要趁夜去,四下看看没有人,赶快起出来,还要把现场料理得一点也显不出痕迹来。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