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除了在后勤补给上北朝鲜人民军与联合国军相差悬殊外,在兵力上北朝鲜人民军也处于绝对的劣势。9月中旬,联合国军的兵力已经达到15.1万人,坦克500辆,各种火炮1000门以上,还有美空军第五航空队的1200架飞机的支援。而这时北朝鲜人民军只有7万左右的兵力,其中约一半的士兵还是为补充战争受损而征来的新兵,其装备也在战斗中损失严重,装备率仅是编制的一半。
北朝鲜人民军在前线指挥官金策的指挥下,在洛东江对峙线上顽强地坚持了整整六天,随着洛东江各条防线阻击的不断受挫,其全线崩溃的征兆已经显露。从18日晚开始,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右翼开始后退。22日,在釜山狭窄的防御圈内苦苦坚守了两个月之久、差点被赶下大海的美第八集团军终于突破了防线,大举渡过了洛东江。
在面临重新构筑防线已经没有实现希望的形势下,23日,金日成下达了全线向三八线附近撤退的命令。一个月前,朝鲜统一的前景是如此光明,釜山防御圈也只是汪洋大海中一个仅供对方苟延残喘的小小的救生圈。可是现在,北朝鲜人民军却不得不撤退,但为时已晚。
27日,沿着京釜公路突进的美国第一军与从仁川登陆的美军会师。北朝鲜人民军的退路被全线封锁。被包围的北朝鲜人民军部队顽强突围,很多部队被打散,7万多北朝鲜人民军真正撤退回三八线以北的不到3万人。在损失的兵员中1万人伤亡,1.2万多人被俘,成为游击队员的有近2万人。而且,北朝鲜人民军坦克等重装备几乎全部丢失。
不难发现,北朝鲜人民军之所以功败垂成,其一,北朝鲜人民军向南前进的时候,其推进速度和兵力投入都不理想,没有达到当美军还没在釜山形成坚固的防御时一鼓作气地把敌人赶下海去的目标。如果北朝鲜人民军一旦实现了这个目标,占领了朝鲜全境,联合国的任何武装干涉,都将会失去政治和军事的依据。其二,仁川登陆前的预测失误和登陆后釜山防线的被突破以及对仁川方向没有组织有效的阻击,从而使南北美军顺利地会合,形成了强大的夹击攻势。从美军的角度上看,仁川登陆的奇袭效果、空中力量和地面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美军在仁川登陆两周后,即9月29日,联合国军夺回了汉城。上午10时,麦克阿瑟飞抵金浦机场,随即到达南朝鲜中央政府大楼国会议事堂。麦克阿瑟和李承晚夫妇一起进入会场,沃克和美国海军军官们坐在主席台上,“还都仪式”开始了。麦克阿瑟致辞并宣布把汉城交还南朝鲜,接着是李承晚的感谢词。全世界的人都从那一天的报纸上看到了这个老头子“泣不成声”,“我本人的永远感谢和南朝鲜国民的感谢心情,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才好……” 当天,联合国军的先头部队北进三八线。30日,周恩来发表重要演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怕反抗侵略的战争。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演讲稿中特意加上了“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一句话。巨大的战争阴影再次笼罩而来。(本文主要参考:《朝鲜战争》,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贝文•亚历山大著,郭维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日本人眼里的朝鲜战争》[日]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