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3次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没有批判德国的侵略政策,而德国则从1939年初就停止了反苏宣传。1939年5月3日,被认为亲西方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为莫洛托所取代。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该条约附有秘密议定书,其中涉及波兰的条款是:“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如果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为界。维持独立的波兰国家是否符合双方利益的需要,以及这样一个国家将如何划界的问题,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关于这一秘密议定书,苏联政府始终不承认有此文件,而西方史学界,均认为在纳粹德国崩溃时,该秘密议定书已在德国档案中缴获,《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译本第874页)就引用该秘密议定。据波兰《选举报》报道,1992年10月29日,在克里姆林宫的绝密档案中也已找到了该秘密议定书的原件和两幅由斯大林与里宾特洛甫签名的在波兰国土上划定苏德边界线的地图。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军队突袭波兰,迅速侵占波兰大部分领土,9月17日,波兰政府逃亡国外,先在巴黎后到伦敦组织流亡政府。与此同时,9月17日,苏联红军60万越过苏波边界,进入波兰东部(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同日下午4时,波军总司令雷兹·斯米格雷命令波军不要抵抗苏军,因为苏联不是交战国。苏军答应,如波军放下武器,可保证波军官兵人身自由,但事后大部分波军却成为苏军的俘虏。9月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会师,德、苏两军以皮萨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为界分割了波兰。波兰再次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