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孙立群谈民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

2014-06-07 16:22:5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从新世纪开端,一场对晚清以来历史的研究热逐渐兴起,一直到2011年达到高潮,大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和研究文章出版发表,不仅在学术界引发热潮,同时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近代史研究的普遍兴趣。

  从新世纪开端,一场对晚清以来历史的研究热逐渐兴起,一直到2011年达到高潮,大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和研究文章出版发表,不仅在学术界引发热潮,同时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近代史研究的普遍兴趣。许多近代人物也成为当时代书籍中的明星,从曾国藩到李鸿章,从蔡元培到胡适等等,一再地被研究者提起。

  然而,热潮正在逐渐消退,最近以来,关于近代史的话题渐渐变少,相关的书籍也不再是出版市场上的热点。

  一百多年来的中国,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注意的多事之秋,从帝制时代到现代化国家的转变历程,也确实值得大书特书。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究竟是什么,让历史远远地超脱出历史研究的范畴,而成为一个绵延十多年的社会热点?

  对此,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孙立群说:“一方面这是历史研究的规律所致;另一方面,也和许多人对当时中国许多社会问题的不满和思考有关。事实上,随着社会和国家持续的良性发展,这种热度也在减退。人们的目光,毕竟还是朝着未来,而不是过去。”

  近代史热的原因

  记者:新世纪以来形成了一场近代史研究的热潮,在您看来,这个热潮是如何形成的?

  孙立群:首先,从历史研究本身来说,这也是一个必然。没到一定的时间,对之前的历史重新梳理和研究是历史研究中很正常的现象。近代以来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应该要澄清一下,许多当时限于时代局限所作的研究、所下的结论,在今天看来,就有一些值得商榷和重新思考的必要。比如说北洋时代的一些问题,民国时代的一些问题,是不是需要重新认识下,这是出现集中研究近代史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孙立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感情的因素。前些年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忧虑、不满等等情绪,使得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甚至有的人会觉得今不如昔,当然这种感情并不正确,但也正是这样的感情,使得近代史的热度一再提升。而随着这几年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热潮也正在消退。此外,到2011,辛亥革命整整一百年,正好也催生了近代史热的高峰。

  近代史热中,一些词汇总是反复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大师、变革、理想等等,特别是文化领域中的近代史,更是许多人追捧赞扬的对象。但事实究竟如何?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孙立群说:“动不动就民国范儿,动不动就是大师云集,个人感觉有些过了。那不是一个盛世,而是乱世,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也是中国近代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乱世。几个人不能代表所有的人,个案也不是整个时代的缩影。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科学和全面,不要被历史的片段所迷惑,更不要因此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重新厘定的历史

  记者:在您看来,这一场近代史热中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

  孙立群:通过对那一段历史的重新梳理、认识,我们也认识到许多以往被忽略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些由于时代局限所做出的结论,被重新发掘出来,重新认识。就以辛亥革命来说,它有积极的一部分,同时也有它不彻底的一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八九年的时间是一个最动荡的时代,不仅仅是社会的动荡,包括文化领域也是如此,那个时代的种种事件,其实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打倒孔家店,甚至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许多思想,有一些在今天看来,确实值得商榷和重新认识。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