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林:我们这边还是,还是打了,打了但是就是说因为力量没集中起来,而且好像我父亲,在一次跟部队传达的时候也讲了,就是说这个在指挥上可能有失误,就是指挥上很死板,就是完全要听从上面的命令,就没有一点灵活性。
解说:1944年4月18日,日军强渡黄泛区分三路展开攻势,一路西犯郑州,一路沿平汉线南迫新郑、密县,另一路南侵尉氏。22日,郑州新郑陷落,而后日军即以主力向陇海路西段猛进,指向洛阳。这时国军在河南的战线与阵地,陷入了一团混乱之中,事先的作战情报与计划,几乎完全与事实不符,员额不足,士气低落,补给不济,实在无法面对日军空前强大,灵活与凌厉的攻势。许昌陷落之后,蒋鼎文担心自己受到围歼,而立刻率兵退向伏牛山,造成汤恩伯势孤,也只有设法突围,其他部队产生兵败如山倒的连锁反应。河南战场近乎失控,李家钰的36集团军连同其余七个集团军,原集结在洛阳附近待命会战,此时顿失指挥只有撤退。
西撤途中,掩护大部队的李家钰部,一直走的是路矿最差的路线,此时天上下起了阵雨,路途泥泞,行进困难,李家钰一面派人探路,一面开始攀登前面的山坡,秦家坡旗杆岭,在部队撤退之初,李家钰为显中国军人尊严,特穿上高级将领之黄呢军服,脚登长筒军靴此时行路多有不便。
李克林:沿途还在抵抗再加上又下雨,道路泥泞,就是这个人很疲惫,部队这个又在打又在边撤,又遇到雨很疲惫。
解说:未几,阵雨停歇,然而旗杆岭上却枪声骤响,47军军长闻西面机枪声,派人来保护李家钰,李家钰严词拒绝,并命支援部队撤退,话未说毕,即见不远处一较高地带,出现二三十人,大股队伍紧随其后。来者为日军第1军69师团的一部,他们本是追击已撤退的高树勋部队,未料在旗杆岭遇到了李家钰部,一时枪炮声密如急雨。
李克林:身边的部队只带了轻武器,那么马上组织还击,但是敌人居高临下,又是炮又是机枪。
解说:李部军队开始还击,日军则一面射击一面前进,待冲过来后即将总司令部的张震中与李家钰拦腰截断,少数官兵跟随李家钰向右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