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30日凌晨,蒋介石由重庆仓皇飞往成都。在飞机升空半小时后,重庆被解放军占领。蒋介石到成都后,住在成都黄埔军校北较场黄埔楼上,并由参谋总长顾祝同、钱大钧、萧毅肃等人在楼下设立起了临时指挥部。蒋介石和幕僚们研究后认为,四川是守不住了,“决战川西”只是一句空话,但对外又不能承认。当时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胡宗南部安全转到西昌去,然后在那里设立大本营,以表示大陆上还有地盘,以待“国际局势的变化”。另外,如果可能的话,依靠胡宗南部先在成都附近打一次“漂亮仗”,阻止一下解放军三面包围夹击之势,再从容转向西昌。在此背景下,蒋介石开始了他在大陆的最后一次阅兵。
蒋介石下榻的成都黄埔军校黄埔楼
1949年12月1日,蒋介石从重庆飞到成都,住在黄埔军校本部,作为军校最低层的学生来说,开始是不知晓的。但大家都有一种预感,近几天校方指令性让军校全体师生理发剃须,换洗衣服,根据以往经验,猜知是蒋总裁又来校了。待军校黄埔楼官邸周围的警卫团卫兵换成了学生兵,军校学生更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校部还通知学生停止操课,将教室课桌内个人物品一律收拾拿走,课桌和凳子集中码放在教室一角,学生们知道迁校逃难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前途渺茫,群情惶惶。
为了蒋介石的安全,军校决定加强校本部北较场的防卫。把平时担任北较场西门的军校勤务团撤至外线,各校门和校围内的警戒任务,全部由第23期学生接替。于是,第23期学生一时成了“御林军”。这次担任警戒黄埔楼官邸的学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他们笔直地站在楼下,以取代勤务团卫兵亲自为总裁放哨站岗而感到自豪。这是蒋介石拉拢利用黄埔生的又一手法,好似他无比重视黄埔生,使还在校未毕业的学生牢固树立起忠于总裁一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