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我军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战将。他15岁参加红军,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自古强将手下无弱兵,在战场上,将军和他的麾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传奇。
“皮旅”一战成名
提起皮定均,人们就会想起“皮旅”;提起“皮旅”,也不能不想起皮定均。“皮旅”之所以闻名,缘于中原突围。
1946年6月,中原大地硝烟再起,国民党军调集重兵,首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敌强我弱,军情万分危急!中央命令中原部队“立即突围,越快越好”。中原军区也立即做好了主力向西突围的部署。主力突围,谁来断后?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也就是“皮旅”的肩上。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丢卒保车”之举,让区区一个旅几千人的兵力面对几十万之众的敌人,如果不发生奇迹的话,“皮旅”难有生还之理。
然而奇迹发生了!“皮旅”不仅成功地完成了掩护主力西进转移的任务,居然还在敌军几十万兵力的紧逼下安然脱身。皮定均率领“皮旅”一反常规,孤军东征,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突破敌军的封锁包围和堵击,强攻松子关,智取青风岭,抢渡淠河,胜利越出大别山,辗转24个昼夜,行程1500余里,大小战斗23次,以“还是一个旅,5000人”的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皮定均和他的“皮旅”创造了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的一个杰作。
中原突围,“皮旅”名震华夏!1946年8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头条新闻:《突破蒋军包围追击中原东进我军一部胜利抵达苏皖边区》。文章刊载此胜利突围消息,并以“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为题发表社论。
毛泽东主席更记住了皮定均和他的“皮旅”。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毛泽东主席记起当年中原突围之事,特别批示:“皮有功,少晋中!”由此留下了一段佳话。后来在“九大”期间,毛泽东主席同皮定均谈话,在讲到他赞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时说:“如果怕苦怕死,革命是搞不出名堂来的。就是要有像你中原突围那样冲锋陷阵的拼命精神!”
“李向阳”威震敌胆
电影《平原游击队》和“李向阳”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和皮定均有莫大的关系。
“李向阳”的原型是郭兴。当年年仅16岁的郭兴就当上了平顺县公安队的代理队长,小小年纪便已显示出过人之处。一次,时任太行军区五分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到平顺县检查工作,偶遇郭兴,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浑身都透着机灵劲的小伙子,便立刻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工作。当然,皮定均把郭兴调来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当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八路军各部遵照总部指示,纷纷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发展游击战争。皮定均已在心里打定主意,太行五分区武工队队长由郭兴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