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叶挺卖首饰解决新四军军需 拒国民党“雪中送炭”

2014-06-07 16:12:4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叶挺(1896—1946年),字希夷,广东惠阳人。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

  叶挺拒绝了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2年12月中旬,国民党把关押在重庆的叶挺转移至湖北恩施,交由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保护”,实际是软禁。叶挺答应去恩施,但郑重宣布两条:一,不挂任何官衔;二,生活民办,不沾六战区一饭一水;生活费用由他的老朋友、湖北省银行行长、民族资本家周苍柏支借,日后奉还。1943夏,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罗卓英、吴奇伟、郭忏等人,屡次劝说叶挺,请他出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或代理司令长官,叶挺照例予以拒绝。陈诚又邀他去缅甸,当远征军副总司令,叶挺仍表示碍难从命。

  1943年夏秋间,叶挺一家又从恩施转到广西桂林。国民党当局给了他一个月薪大米两石、法币3000元的“第四战区高参待遇”。在特务的监视下,叶挺夫妇与流落在桂林的岳母、子女以及姐夫麦畅生一家住在一起。国民党统治下的桂林,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单靠“高参”的月薪是不够一家十多口人吃用的,加上国民党特务对叶挺一家实行经济封锁,从外地寄给叶挺的汇票大多被没收,生活自然困难了。此时,叶挺又添了第九个孩子,李秀文产后贫血、体弱,急需用钱。国民党特务以为这是使叶挺屈服的好机会。一次,两名国民党特务军官拿着一大叠钞票闯进叶挺家中,说:“这是军委会叫我们送来给您的薪俸。”说完将钞票放在桌子上。叶挺自知这绝不是“雪中送炭”,对来人说:“不要,不要,出去!”愤愤地抓起钞票,扔出门外。特务只好拾起钞票走了。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活困难,叶挺毅然将李秀文从澳门带来的一些值钱的东西卖掉,卖一点吃一点。后来又利用住屋的前后荒山、草地,买来十几只山羊和四头小猪以及简单农具、种子等,砌栏筑圈,开荒种地,捞水草,自己动手喂猪、放羊、养鸡鸭,来维持生计。一次,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来看望叶挺,见到他一家人日子这么艰苦,便给广东昭关在第七战区担任军粮计划委员会主任、叶挺的老部下李洁之写信,要他设法给予资助。不久,李洁之汇来了一万元法币(当时值50石大米),因是何香凝出面要的钱,特务不敢轻易乱动,这笔钱给叶挺一家解决了很大的生活难题。

  1943年12月25日,国民党特务再次把叶挺押回湖北恩施。在恩施,一家人日子又遇到困难,叶挺便带着叶正明、叶华明等几个孩子在山坡上开了一二亩荒地,种上了各种蔬菜,还养鸡、养兔子、养鸭子等家禽,供自己家中改善生活。种的豆角多了,自家吃不完,就叫孩子们摘下拿出去卖。晚上叶挺带着孩子去捉青蛙,捉青蛙要有灯光,没有手电筒就用油灯照明。叶挺的烟瘾大,手头紧时就自己卷烟丝抽。到恩施后,叶挺还注重培养子女勤劳的习惯,衣服要孩子自己动手洗,穿的草鞋要孩子自己动手打。

  压抑而又清苦的软禁生活,并没有动摇叶挺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钢铁意志,相反更加激发了他对共产党、对人民的热爱,对顽固派倒行逆施行为的仇视和愤恨。抗战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全力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获释的第二天,他就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3月7日复电给叶挺,称赞他经受了种种严峻考验,对党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决定接受他重新入党。4月8日,叶挺在赴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