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工科技 > 正文 >

高原冰川上的“火力发现者”

2014-06-07 16:39:1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2004年5月中旬,印度陆军的一个炮兵代表团飞抵美国,对雷声公司生产的AN/TPQ-37(V)3型“火力发现者”(Firefinder)武器定位雷达进行了验收。

  首战黎巴嫩 充当火神眼

  AN/TPQ-37“火力发现者”武器定位雷达系统是美国陆军根据越南战争中炮兵火力快速反击作战的需求而提出研发的。等到1981年;美陆军正式到装“火力发观者”系统时,越南战争早已烟消云散,但姗姗来迟的“火力发现者”恰好又赶上冷战高峰。这期间,从越战失败阴影中走出的美军又开始四处干涉。1983年4目,黎巴嫩危机爆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队直接卷入了黎巴嫩国内各武装派别之间的冲突。8月28日美海军陆战队第24远征销队队在贝鲁特目国际机场附近与德鲁兹民兵组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该小队配备的2部AN/TPQ-37雷达很快就测定了什叶派武装和叙利亚军队在贝鲁特西区和南区的4个迫击炮阵地、2个火箭炮阵地和3个榴弹炮阵地。美海军陆战队“塔法克”炮兵射击自动化指挥系统立即召唤位于黎巴嫩沿海的“新泽西”号战列舰提供火力支援。不一会儿工夫,“新泽西”号上的9 门406毫米巨炮就怒吼起来,仅仅5次齐射后,就彻底摧毁了什叶派武装和叙军的炮兵阵地。美海军陆战队趁势发起地面进攻,很快就夺占了机场附近的高地。“火力发现者”雷达首次参战,就大显身手,为战列舰对岸火力支援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目标位置信息,功不可没。

  十年磨一剑 伊战再逞威

  十几年来,雷声公司升旗下的AN/TPQ-36和AN/TPQ-37武器定位雷达系统进行了持续的升级改进,使之成为美军及盟军超视距远程火力打击的“千里眼”和火力信息网的关键节点。目前,每个陆军师和海军陆战队陆战师所属的炮兵前沿侦察分队装备有2部AN/TPQ-36和2部AN/TPQ-37定位雷达,两者协同作战,可以自动定位一个或多个敌方火炮阵地位置,有效地指挥反击火力。“火力发现者”的相控阵天线在追踪原有目标的同时,通过迅速变换探测波束的角度就能搜寻新的目标,因此在敌炮兵首轮、首发射击时就能探测出3~50千米范围内的不同类型火炮的发射阵地。

  2003年3月23日至4月4日,美国陆军第101空降突击师第8团的X先遣队和海军陆战队第11远征小队在攻打纳杰夫、卡尔巴拉、吉尔库特等地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时投入了6部AN/TPQ-36(V)6型和2部AN/TPQ-37(V)7型武器定位雷达,为这支联合部队的第4火力支援群及时测定7伊军精锐的“巴格达师”和“麦地纳师”隐蔽得极好的炮兵阵地。美海军陆战队第11远征小队的指挥官马来托中校指出:在绝大部分的持地下,“火力发现者”定位雷达能够在伊炮兵打出的第一批炮弹落地之前就测定出其发射阵地。伊军精心伪装的火炮阵地虽然躲过了空中侦察却在AN/TPQ-36和AN/TPQ-37定位雷达面前暴露无遗。因而第4火力支援群的12门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能在“火力发现者”系统的引导下迅速压制住伊军炮兵的火力,为联合特遣队攻占这些战略要地铲平了道路。

  伊拉克战争巴,雷声公司又根据美陆军和陆战队在战场上使用“火力发现者”雷达的情况反馈,拟定出改进升级“火力发现者”系统的方案。目前已经采用了轻型复合材料指挥控制方舱。今后几年的改进保包括减轻整个系统的重量、缩短架撤时间、更快地获取数据、增加数字地图的贮存量、换装超高速信号处理器、设置遥控雷达站、提高定位的准确率、增强战场生存能力、增大探测距离、增加自主导航功能、改进电子对抗措施、提高进出运输机滚装能力、升级通信设备的兼容性等。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