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
中国及印度
最先的作战计划,是以印度作为B-29的后方基地,使用中国西南部的前进机场,对日本展开轰炸。
由于中国沿海的港口已被日本占领,由中国至印度并无陆路可通。一切补给只能以极为昂贵,经过喜玛拉雅山的驼峰航线来进行运输。首批B-29在1944年4月抵达印度,并在4月24日飞越驼峰,抵达中国四川成都专为B-29而建的机场。
B-29的首次作战是1944年6月5日,98架参战的B-29中的77架成功从印度飞抵曼谷,轰炸当地的火车调度场。
发展历史
1944年6月15日,47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位于日本的八幡钢铁厂。这是1942年4月杜立特空袭东京以来,美军首次再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不过由于运输补给困难,加上由中国起飞的B-29必须减少载弹量以运载燃料,故此B-29在中国的日子里,只对日本发动了有限的攻击。计为:
1944年7月7日(14架 B-29) 7月29日(70架以上 B-29) 8月10日(24架) 8月20日(61架) 9月8日(90架) 9月26日(83架) 10月25日(59架) 11月12日(29架) 11月21日(61架) 12月19日(36架)
B-29最后一次从中国起飞向日本空袭是1945年1月6日,49架B-29参加攻击。到了1月底,B-29开始从中国撤出,重新部署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