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工科技 > 正文 >

歼7战斗机

2014-06-07 16:35:0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歼-7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型机

歼7I

早在1964年,中国就已决定将其转移到成都和贵州生产。歼七I昼间防空型是由成都飞机公司制造的歼七飞机的第一种型号,该机的基本方面与沈阳制造的歼七型机相似。主要改良项目有6项:在飞机左侧增加一门30毫米机炮、机头进气锥由原来三级调节改为随飞行速度作无级自动调节、进气口的唇口半径由0.5毫米加大到2.0毫米、换装采用了高温涡轮和空心涡轮叶片的涡喷7乙型发动机增大推力、将座舱盖加高70毫米和扩大机翼整体油箱,简称6改。1970年4月12日,首架6改的歼-7改良型试飞,共投产34架,被称为歼-7I型,后来又改称歼-7A型。后来由于工艺发展的问题,认为6改的风险太高,1972年5月成都飞机制造厂决定先落实前三项改进,其余项目等工艺成熟后再加入生产型上。1973年6月3改歼-7I型试飞成功,到1981年停产为止共生产188架(含34架6改歼-7I型)。其中40架军援北朝鲜。

歼7II

1975年7月,成都飞机制造厂开始在歼-7I型基础上进行改良工作,除了落实"6改"外,主要改进为由带离式弹射改为抛盖弹射,采用了能在零高度、速度250~890公里/小时内安全弹射的Ⅱ型火箭弹射椅,还有机身副油箱由480升增加至720升及减速伞舱由机腹移至垂直尾翼根部,座舱盖由整体向前开启改为向后开启,前风挡固定;着陆阻力伞舱上移至垂尾根部,缩短了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在机腹内沿纵向中心线,还设有 一个容量为720升的燃油箱,增加了载油量,以扩大作战半径。更重要的是,歼七II采用了一台涡喷-7乙(WP7-B)新型祸轮喷气式发动机,静推力为61O0公斤。原来的涡喷-7发动机在整个生产寿命期间,只进行过一系列小的改进,但涡喷-7乙则标志着中国已在发动机研制上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由于涡喷-7乙发动机利用了已在涡喷-7A发动机上应用的一些改进材料、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优势,所 以使其维修间隔时间得到成倍增加,达到200小时,而且发动机推力也有所提高。涡喷-7A发动机是专为中国自行研制的歼八战斗机所开发的。涡喷-7乙采用了新的燃烧室火焰筒、新的高温轴承、密封技术和合成燃油。重新设计的加力燃烧室,采用了新隔热措施,可免除后机身被烧事故。后机身被烧事故曾经是歼七/米格-21F飞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改进的延寿涡喷-7乙发动机上,原来以汽油为燃料的起动装置已被使用煤油的起动装置所取代。这种发动机不仅重量有所减轻,而且还提高了可靠性,也更有利于维护。改装了型发动机,解决了后机身温度过高的问题。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