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经典战役 > 正文 >

决战湘西:1945年国军三大王牌围歼日军

2014-06-05 16:19:4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陈晓楠:在八年抗战史上,湘西重镇芷江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句点。1945年8月21日,日军降使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总司令冈村宁次前往芷江洽降。小城芷江以抗战受降城载入了世界历史...

  陈晓楠:在八年抗战史上,湘西重镇芷江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句点。1945年8月21日,日军降使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总司令冈村宁次前往芷江洽降。小城芷江以抗战受降城载入了世界历史,而实际上,在此之前四个月,芷江其实是一场生死决战的目的地,这座终年笼罩着层层雾霭的湘西小城,因为中美航空基地的存在,一直令东京大本营寝食难安。PSa老兵苑

  1945年,一场针对芷江发动的湘西作战,不仅成就一个震古烁今的芷江城,也在讲述着某种历史的潜则,当侵略者的步伐最终止步湘西,王牌之师也将走入另一段命运的转身。PSa老兵苑

  解说:湘西,地形险峻,山峦起伏,其绵延300公里的雪峰脉,正位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南端,在八年抗战的最后时刻,雪峰山终于成为这片国土最后的山河防线。PSa老兵苑

  1945年3月,日军发动湘西会战,目标直指雪峰山西麓的中美航空基地芷江。国民政府集结十万兵力应对,而国军五大王牌,其中三支均被调集于此,74军、18军、新六军,三支王牌助阵雪峰山,中日决战,不容有失。PSa老兵苑

  对于中国南部的山地,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在日记中称,长江南岸地区山连山的地形使人烦恼,在写给幕僚的条幅中,他甚至写道,敌非敌,地形是敌,征战我不爱山水。冈村宁次认为他的军队不怕3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但300米以上的山地令人痛苦。PSa老兵苑

  湘西雪峰山,主峰海拔1934米,这是冈村300米心理承受底线的6倍,在今天的320国道洞口段往返于湘西、贵州的车辆穿行不绝。60年前,这条邵榆公路沿线正是战斗至为激烈之处。PSa老兵苑

  1945年4月,日军向雪峰山南麓扑进,企图从北迂回包围,将洞口武冈地区的第74军吃掉,巧合的是74军也正计划利用地形优势,对日军实施围歼。PSa老兵苑

  雪峰山岭壑交替起伏,且愈向北进地势愈险愈高,此番地貌正是《孙子兵法》中所称的死地。对于日军116师团而言,此时或许还尚未察觉出死地的征兆,而纵观此刻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整体实力却已明显呈现颓势。PSa老兵苑

  张军(《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作者):应该说到1945年之后,中日双方的军队一个是处在一个上升阶段,一个是处在一个走下坡路上,那么这个时候由于美国的支持,国民党军队这个时候已经装备了36个美械装备师,从人员上来讲,经过8年的抗战之后,中国军队的军事素养应该说有了比较大的提高。PSa老兵苑

  解说:抗战八年,中日双方的军力态势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此时,国民党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对于两千公里外的湘西作战颇为自信。何应钦向最高当局许下重诺,一定会在大会召开之际,以国军全胜献上一份大礼。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