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毫无疑问,在莫迪就任后,两国在经济层面将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但是有一点,莫迪在未来将尝试使得中印双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贸易更加平衡。中国已取代印度传统贸易国阿联酋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但部分印度人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过大。中国也在试图使得中印两国的长期投资贸易变得更加平衡。正是中国的这一想法,使得莫迪鼓励加快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谈发展
同为“金砖”更搭调莫迪盼亲密不会强硬
记者:我们知道,同样身为金砖国家的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金砖国家的框架下,您认为中印应如何牵手发展?
CJ:相比于前任总理辛格更倾向于西方,莫迪可能更倾向于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可能更希望发展与中国和俄罗斯的亲密关系。尽管身为典型的民族主义者,但是我不认为莫迪将会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因此,在金砖国家的发展框架上,相信担任总理后的莫迪将会与中国发展更多的合作。
BK:金砖国家在很多方面相对于西方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例如在气候变化、贸易和关税等问题上。可以说,金砖国家有着共同的经济发展方向,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这也促使着金砖国家可以朝着解决经济问题的目标共同前进。“金砖发展银行”和金砖国家贸易体制的建设,将会为未来金砖国家的共同发展铸造牢固的基础。
记者:您为什么说莫迪将更倾向于中俄的政治文化呢?
CJ:莫迪强调的是国家的权威性,与此同时,他的政治态度集中体现了安全导向的观点。这些恰恰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身上充分体现。从这一点来看,莫迪和普京也就更为“搭调”。相比于在美国或是在欧盟,莫迪的这一步调更容易在中国和俄罗斯找到共同点。
巴拉特·卡纳德
印度著名智库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学者。他曾是印度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顾问组的成员。此外,他还是印度总理、国防部长、对外事务部部长等高级官员的咨询顾问。
克里斯托弗·贾弗雷罗
法国著名的政治科学家。他是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在法国著名学府巴黎政治学院教授东南亚政治。他是印度政治和社会学专家,曾经担任巴黎政治学院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他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国际学者以及国际知名智库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