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知道马来西亚、或在MH370航班引发的悲剧性事件后去过马来西亚的人,都会深有感触地发现,这个常被外界错误地描述为因内部存在不同种族和宗教而四分五裂的社会,其实是多么的团结。上周末的一些报刊文章谈到了全球媒体报道的不公正。虽然这里面有典型的爱国主义成分(你在任何遭遇不幸的国家都能看到这一点),但它们主要凸显出了马来西亚全体人民对政府的一致支持——尽管在处置这场危机的过程中,马来西亚政府最初表现出的管理不当和无能有些令人尴尬。
马来西亚人对自己的国家被描绘为政治腐败、闭塞、技术上无能、以及缺乏商业与危机管理技巧感到愤慨。
对马来西亚人来说,问题在于为什么外界会这样描绘、以及现在该怎么做?这个国家从未受到国际媒体如此高强度的持续监督,它的表现的确不及格——尽管其中许多监督并不公正。不过,这种监督吹响了一个号角,号召马来西亚全体国民和政府采取行动,重塑国家形象,不再挥霍国家的运气和巨大潜力。马来西亚不面临大规模政治动荡、贫困、地震和台风等问题;实际上,它不但天生就拥有无尽的自然资源,而且人口也不多。
但就像所有的幸运儿一样,马来西亚人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变得自满起来。
早在引来媒体当前这波关注之前,马来西亚人就该认真思考外界对本国的看法有多负面,进而开始作出改变。首先,有关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的充满龌龊细节的传奇般审判已上演了十几年,迄今仍悬而未决。其次,尽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国家之一,但还是能看到关于抢劫的报道、以及首都餐馆外有武装警卫守卫的新闻。第三,就非穆斯林使用“安拉”(Allah)一词(在世界各地的多数穆斯林学者看来,这并非什么问题)展开的跨信仰辩论,给人一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在这个国家泛滥的错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