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德国就提出建立“零监控”网络——德国国内通讯网。当时,32%由政府控股的德国电信宣称,为了防止境外间谍和黑客对德国本地电子邮件内容的监视,建议设立一个德国国内的电子邮件通讯网。该通讯网使用德国的软硬件设备,可覆盖申根26国(不包含英国)。去年8月,该公司还推出了被称为“产地德国的电子邮件”——为电子邮件加密以及信息流完全通过本国服务器的服务。“德国之声”说,欧洲通讯网建立在德国国内通讯网的基础上,而要建设欧洲通讯网,必须要实现“欧洲路由系统”,欧洲的各国通讯运营商还必须签订协议。
欧洲通讯网的建设难度显然大于德国国内通讯网。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告诉《环球时报》,欧洲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对核心数据分等级,最为核心的可以通过点对点传输,不经过美国。但这需要欧洲有相应的服务公司来替代谷歌、思科等美国IT“八大金刚”,这个难度不小。秦安表示,从美国对互联网设计来看,任何信息在发出和接收过程中都会流经美国。
俄罗斯《导报》题为“国际互联网到了破裂的边缘”的文章称,建立自己的网络就像建议重新发明自行车一样难以吸引投资者。英国《金融时报》17日称,美国公司一直反对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建立“欧洲云”计划,担心这可能会使互联网“巴尔干化”。该报认为,默克尔决定亲自出面,支持以欧盟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此举反映出这个问题在德国充满政治色彩。复旦大学网络安全专家沈逸1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个举动还牵扯到巨大的产业利益。欧洲可能会扶持相关企业,比如,建立一个欧洲本土的电子邮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