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就是要常来往
“我们中国人讲见面三分情,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就熟悉了,2月18日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就讲得很好,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我们敞开大门,欢迎台湾民众经常来,不管是旅游,还是探亲或学习。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交流接触才能了解,不见面、不交流,那就永远没来往,没法增进沟通、联系感情。”北京军区空军原参谋长助理、空军大校林贤顺说。
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曾在2008年与全国台联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团去了趟台湾,这是他第二次去台湾,“那次去台湾对我个人的意义是,我第一次回到家乡,见到了家里人,去扫墓,我第一次感觉我是个台湾人,后来我在告别晚宴上讲了几句话,我说我回家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我相信凭现在两岸交流热络的情况,以后两岸的同胞回家就容易得多了。”纪斌说。
交流要懂得换位思考
广州市人大副主任张嘉极认为,在两岸人员的交流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换位思考,“其实,一个人很重要的素质,就是要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这样的人才能跟人家有很好的沟通,在沟通中增加了解、也增进理解。”
近几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增长迅速。截止2013年,去年大陆共有291万人次赴台旅游,但是也有一些游客在台湾行为举止不文明、不懂得尊重台湾地区的风俗习惯,“一个人文明习惯不好,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看到这样的人,人家会想跟他认同吗?所以,我认为,对于那些赴台旅游的人的宣传,不要就拿几张纸给他们念一念,最好有一些视频的资料,把大陆民众在台湾表现好的记录下来,把不好的画面也纪录下来放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