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柯文哲曾说过“只有退选的问题,没有参选的问题”。谢长廷表示,这也可以用来回应他参选党主席的议题,因为他现在就在参选了,所以只有退选的问题。“参选不一定要有记者会,但是如果要参选就是要先谈理念、再谈意愿”,因为一直只讲参选的问题,容易让人民反感。
谢长廷指出,他提出的理念“宪法各表”也有三年多了,上周港湾城市基金会将他的“宪法各表”进行民意调查,结果超过61%的支持,表示三年来也有些成绩。因此,他现在要求民进党要进行辩论,其他人也要提出政策来比较,具体政策不能打太极,他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就经济政策层面,谢长廷认为要经济要有感,就业优先,柯医师提出的经济政策是关怀分享。柯文哲表示,台湾的微薄经济成长下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前百分之五最有钱的人与最贫穷的百分之五收入在2011年差了96倍,2013年可能超过百倍,现在可能差距更大。柯文哲认为,关怀分享就是台湾不能一个“国家”两个世界。谢长廷也认为经济成长若不能分享,就是结构分配出了问题。
另外,谢长廷也谈到,按照美国柔性党员观念,民进党显性党员约10 万名,隐性党员应有600多万名,不能因为选民投你,民进党想干嘛就干嘛,隐性党员现在就有这种分裂的倾向。
他说,党主席或党的领导人必须协调在野,不断的沟通显性以及隐性党员,台北市和与新北市现有一些杂音,这其实是不应该有的,应该把所有投给民进党的都当成潜在党员的柔性政党的观念。例如,台北市长提名问题,未来不管是一阶段还是两阶段,虽然比较复杂,但大家都是为了台湾在努力,也相信柯医师有诚意为台北市解决问题,柯医师要再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