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把握住了中国社会中一些复杂矛盾——贫富之间、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私有制与公有制之间、劳资之间、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中国历来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共产主义思想之间、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对外开放与保持中国特色之间等等,使之得以协调。库恩最后总结道:“在短短的几年内,江泽民领导中国完成了惊人的转变——从一个因‘天安门事件’而动荡不安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和商业文化中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开放的国家。10多年间,中国发展成为备受尊敬的外交大国。江泽民的贡献之一就是使政府体制正规化,至少对那些追随其后的人来说是这样。如果说,江最深切的愿望是使自己深爱的祖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耻辱之后,重新走上复兴之路,那么这个出生在扬州的和蔼可亲的工程师已经获得了成功,他的功绩超出了所有人最大胆的预想,无疑也包括他自己的预想。”
在书的后记中,库恩也坦言:“本书是一本由江泽民的朋友和同事讲述的个人传记,而不是他的批评者和反对者讲述的政治性传记。我着眼于我认为真实的内容,而尽量减少无法证实的情节。要写一本全面而公正的传记必须等到主要材料——资料原件和大规模采访——得以公开之后才能做到。我所讲述的当然不是江泽民的全部故事,但我认为是相当大的一部分。”
半个世纪以前,同是美国人的作家赛珍珠也为一个中国人写过传记,书名是《改变了中国的人:孙逸仙的故事》,出版商也是兰登书屋。对于为什么要用与这本书相似的书名,库恩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孙和江都“改变了中国”,虽然改变的方式大不相同,但对中国的今天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