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要写作这部本来专门给外国人看、没打算在中国出版的书,他说:“重要原因在于人们的两个错误观念:认为中国对美国本质上充满敌意和把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视为‘独裁者’。如果说21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美双边关系,那么这两个错误观念是极其有害的,而且可能是危险的。”2000年9月,在观看江泽民接受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主持人华莱士采访时,库恩第一次产生了了解和描写江泽民的想法。他一开始想写一本论述江泽民对改革所起作用的书,但在其后的采访中,他被江泽民的个人故事所吸引,结果,写成了一部讲述他的生平、历史功绩、他的思想和感受的书——一本江泽民的传记。
为了写作这本书,库恩参阅了大量的有关江泽民的文献资料和国内外已经出版发表的着述。据他本人讲,为写作所准备的文字资料多达3000多万字。更为可贵的是,他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采访了大量的重要当事人,了解到许多真实的情况。作者在书中的“鸣谢”部分中,开列了他所采访过的人士名单。有:原上海市长汪道涵;江泽民的妹妹江泽慧;江泽民的大学同学王慧炯和童宗海;江泽民在长春工作时期的同事沈永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前国务委员宋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外交部长李肇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上海市前副市长叶公琦;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前中央书记处书记阎明复;资深经济顾问宋宁;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李前宽;以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格林伯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