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德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要被“疏散”到外地。朱德对康克清说:“你得跟我一起走啊。”康克清为难地说:“按理说我应该跟你一起走,可是全国妇联的军代表若不点头,我要走也走不了。”
一个革命几十年的中央委员、高级干部,一举一动还得经过一个小小的军代表批准,谁能相信这是真的?然而,这却是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事实!
朱德沉思片刻,果断地说:“那我只好打电话给恩来,请他去跟他们说说。”就这样,康克清随朱德来到了广东从化。从化虽然风景优美,可是他们哪有心情欣赏?他们实际上是被困在这里。即便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朱德仍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宽慰康克清说:“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不会长久的,你就安心陪着我吧。”
1974年初的一天,康克清回到家中,把参加批林批孔大会的情况讲述给朱德,而后不无忧虑地说:“听了江青、迟群的讲话,我有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他们向军队送‘材料’,把手伸进了军队,我很担心他们要把军队搞乱。”康克清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告诉了朱德,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朱德没有马上说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半晌,朱德胸有成竹地说:“你不要着急,军队的大多数是好的,地方干部大多数是好的,群众也是好的。‘文化大革命’以来,军队里虽然出了几个败类,但从整个军队来说,他们是拉不走的。干部中有少数人被拉了过去,但广大干部是不会跟他们跑的。江青的本事有多大,你不知道吗?去问问工人、农民、战士和知识分子,谁愿回到那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去?”经朱德这么一分析,康克清如释重负,心里感到踏实了许多。她也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1976年6月,朱德住院后,还一再跟康克清讲,我们的军队,还有那么多的老同志在,是靠得住的。
7月下旬的一天,康克清和女儿朱敏驱车来到叶剑英住所。尽管由于朱德的逝世,巨大的悲痛仍在缠绕着她们。但是,康克清看到“四人帮”抢班夺权的频繁活动,再也无法忍受,她要把朱德的最后遗言尽快地告诉叶剑英等老帅们。
坐定后,叶帅打开收音机,把音量开到最大,而后轻声地问道:“大姐,朱老总临走时有什么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