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已近11月中旬,北京气温骤降。周总理去找爸爸,见他正披着棉被坐着办公。总理于心不忍,马上表示特许这里提前几天供暖,但爸爸一再坚持说:‘11月15日开始供暖,这个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陈云有两套毛料中山装,分别是1952年到苏联及1954年到越南出访时按规定由公家做的,“后来就成了他的‘礼服’,只在每年过节或接见外宾时才穿,平时穿的都是布衣、布鞋。”
这两套“礼服”后来穿旧了,胳膊下面和膝盖等部位磨得很薄,“妈妈和工作人员商量,想给他重新做一套新的”,陈云却说,“补一补还可以穿”。
陈伟华说,“至今想起爸爸,他对物质的需求总是那么低,常常教育我们要艰苦朴素,不许搞特殊化。”
“我和红卫兵评理就是了”
1966年6月,陈伟华刚刚高中毕业。
1966年8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陈云遭到康生攻击“思想长期与主席对立”。这次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陈云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排名由第五位降至第11位,即最后一位。
到了1966年底,社会上出现了攻击陈云的大标语和小报。“我清楚地记得,第二年年初的一个深夜,一群造反派闯进了我们在北长街的家,不由分说就动手又抄又抢。幸好此前父亲已在周总理的关照下,住到了万寿路的一处地方。”
“母亲和除我之外的其他孩子,也都或在外地干校,或在学校住,家中只有我一人。造反派见没抓到我父亲,就把我揪住‘审’了一通。”
陈伟华只是泛泛地回答了一些提问。随后,他们在地上和墙上到处涂写下了“打倒”陈云的大标语。“我气愤极了,冲着他们大声说:‘父亲从来没有反对过毛主席!’这是我至今仍能记起的回击造反派的唯一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