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社会民生 > 曝光台 > 正文 >

揭电视养生节目忽悠术:神药标注是糖果

2014-06-07 21:19:0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各种各样的养生骗术 食品如何变神药? 揭开一些电视养生节目的忽悠术 一个身份模糊的养生专家,先针对各种疾病讲授真经,再用隐蔽的软广告推销神药。

  第二步,在疾病防治的讲解中植入“神药”广告。取得观众信任后,在关于疾病防治的讲解中,主讲人总是以举例的形式,“不经意”地提到某种产品对此病的疗效。

  第三步,现场观众“饱含深情”讲述产品“奇效”。在每期节目的最后,总有现场观众讲述“神药”帮助自己战胜病魔的故事,多数讲述者“饱含深情”,有的甚至边讲边哭、给主讲人鞠躬致谢。根据“观众”的讲述,同一产品能让瘫痪多年的中风患者下地走路,还救过不少心脏病人的命,也让老年痴呆症患者比得病前还聪明。

  “中老年人普遍对此缺乏抵抗力。”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往往先被主讲人的“渊博学识”和“语言艺术”折服,接受其讲解中植入的“软广告”,最后被现场观众的“深情讲述”所感动。

  谁在助推“神药”忽悠不断升级?

  近年来,从赤裸裸的广告宣传到颇具技术含量的“养生节目”,此种“忽悠”现象缘何不断升级?

  业内人士透露,仅销售几个疗程的保健品,收益可达上万甚至几万元,被查处也最多罚点钱、限期整改等,违法成本过低,“风头”一过就能继续经营。

  记者了解到,“健康365”原名“天年密码”,“杏林好养生”原名“中华好养生”,此前曾在多地被曝光或查处,但随后竟改成现名继续热播。

  对此,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教授谭启平建议,首先,食药监、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要形成合力,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其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也应密切配合,严格监督有关媒体,明确其宣传把关责任;第三,要探索跨区域联网,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等,从根本上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此外,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李元朝博士提醒,患者要对此类节目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有病乱投医”,应到正规医院检查,对症下药、规范治疗,切勿迷信所谓“包治百病”的“神药”。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