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堡垒外景鸟瞰
●从散兵坑到暗堡,从地道到战壕,地下防护工程与古今战争渊源甚深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指挥工程日趋向更深更广更坚的地下掘进延伸
据解放军报报道,据外媒新近报道,为防范美军使用钻地炸弹实施军事打击,伊朗近来专门制定并推出一项秘密计划,要求将国内重要指挥中心与核心设施转入地下,在首都德黑兰以北阿巴斯·阿巴德地区建成功能强大的地下深层秘密指挥中心。
现代战争,随着侦察探测及远程精确打击等手段的发展,使重要目标极难隐蔽,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许多国家均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于开掘地下堡垒,倾力打造地下防御坚盾。
地下堡垒深度掘进安全牢靠
机械化战争时期,地下工程基本上都较为安全牢靠,即使是核武器打击,由于武器精度有限,只要地下工程防护层厚度在100米以上也是相对安全的。然而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必须应对精确制导钻地武器实施的重复打击,甚至必须应对大当量小型核武器或高速动能武器的直接“灭顶”攻击,传统地下工程变得难以招架,所以呈现出向地下深层掘进拓展之势。
外军核武器专家研究指出,深入地下1000米以上的坚固工程可抗100万吨级核武器多次直接命中打击。据悉,为确保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在未来战争中的指挥控制能力,美在某地山区已拟重建一个地下指挥防护中心,其自然防护层厚度约1100米左右,预计耗资达900亿美元。工程内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能够储存足够消耗一年的日用品、食品与物资。如果其出入口战时被炸塌,可立即开掘修复。据称,此项目拟用作著名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的备用工程,平时隐蔽备战不用,一旦夏延山工程被摧毁,可立即启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