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熊琦是车队的一名驾驶员,去年国庆节,一名正团职干部带他的车去检查部队,检查工作结束后,那名干部想让熊琦送自己回趟家,他的老家距离武汉不远。
两人为去不去发生了争执,这名干部生气地说:“我带车,你得听我的调遣。”熊琦说:“听带车干部的没错,但我不敢违背‘不能跨区用车、不得公车私用’的规定啊。”
“车队的‘驾驶员管理规定’就是‘紧箍咒’。如果我把车开过去了,自己可能会被停车,甚至调离岗位。”熊琦回忆说。
结果是,那名干部气呼呼下车,自己“打的”回了家,他则开车返回车队。熊琦把干部“撂”下车,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车队指导员伍小星经常这样教育官兵们。
在车队每一辆车的驾驶室里,都贴着一张“温馨提示”,上面写着:“严禁出入地方宾馆、高档饭店、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地,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得超速行驶、强行超车、占道加塞、闯压红线、违规停车!”
“车队觉得‘高档饭店、高消费场所’说法太笼统,还把驻地哪些地方属于‘两高’场所都列了出来。”伍小星说。
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引导和提示,让军车驾驶员们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去年,武警湖北总队与驻汉部队开展联合清查纠治军车活动50多次,没有发现违规现象。
在不少人眼里,军车驾驶员似乎很风光。但在武警湖北总队,军车驾驶员不好当。
现在,车一派出,调度室的“提示短信”就会发到带车干部手机上,提醒带车干部车已派出,请按时回场。此外,每天11时和18时,调度室必须与在外的驾驶员通一次电话,了解执行任务情况,提示按时归队。
驾驶员、四级警士长李峰拿出一部手机说,这是一种部队专门配发的“三防”(防上网、防泄密、防摔)手机,驾驶员人手一部。它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定位,有了它,调度室和队干部随时可以知道车辆在哪里、在干什么。
去年,李峰的妻子生病住院,有一次他开车办完公事后,想绕道去看看妻子,但一想到人车都在监督之下,最终还是忍住了。
车队队长樊斌说,为了杜绝公车私用,他们制定了派车、用车、回场全程监控模式。用车“一事一单”,即一件事一张派车单,没单出不了门。
去年,总队一名主官坐车外出,驾驶员出车时拿错了派车单,被大门口哨兵验单时发现,果断阻止了车辆外出,哨兵因此还受到总队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