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忧患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么和平则是最大的腐蚀剂。我军已经几十年没有打过仗了,情况刺激的缺乏,导致一些官兵把练兵当虚拟,给敌情加引号,始终紧张不起来,认为“和平是主流,打仗不可能”“不在第一线,打也轮不上”;“当兵只有两三年,只想平安把家还”“打仗不缺我一个,家里只有我一个”等。这些思想上的锈蚀,比枪口炮管锈蚀更可怕。
今年是农历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一战,最为惨烈的莫过于那些因战败而不愿苟活的将领们。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左宝贵……他们或服毒自杀,或饮弹自尽,或沉波殉国。经此一战,“天朝上国”彻底沦落,直至被瓜剖豆分,“蕞尔小国”借机上位,从此兴祸为患。有感于此,中国近代史开山学者蒋廷黻得出的历史结论字字泣血:“在近代的世界,败仗是万万不能打的。”
正因为“败仗是万万不能打的”,所以我们必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手段作为保底手段,如果用起来没有底,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就不能面对风浪挺起腰杆,就只能被迫吞下苦果;军事斗争作为最后选项,如果最后选都没得选,甚至在战场上吃了败仗,那么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都会搭上,我们军人就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恩格斯说,军队虽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军人就是安全的代名词。有一个小品的细节耐心寻味。一位老大妈刚从银行取了钱,公交车上空位置很多,但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坐在了穿军装的军人旁边。道理很简单,安全!
我们每一位军人都要认真想一想、经常想一想,一旦战事爆发,一旦“强盗”和“歹徒”不再躲在暗处窥伺,而是明火执仗逞凶,我们能做到给人民这两个字的承诺吗?
一流军队主动寻找对手,二流军队疲于应付对手,三流军队捂起眼睛不愿意认真看对手。五角大楼曾流传一则“招聘敌人启事”,前提条件是“必须有足够威胁”,且“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并戏称“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