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得失
在荣誉面前,彭士禄院士从不计较得失,也从不提出个人要求。多年来,他总是忙碌在工地或出差。1978年,当他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时,他正在工地上,有人通知他去参加国家科学大会,他根本不知自己是受奖者。在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时,他还惊讶地说:我也可以得奖?什么时候调级,什么时候评职称,什么时候涨工资,他一概不知,也不打听。别人的房子是越调越大,而他却从七间的将军楼搬到四室一厅的单元房里,把大房子让给别人,他总说,国家给我的太多了。他担任过不少单位的顾问,从不拿报酬。他说,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比拿点小钱更有价值。
彭士禄在199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中,用四点总结自己:其一,一家与百家;其二,主义与精神;其三,明白和糊涂;其四,拍板与改错。
短短的2000字自述,对于“一家与百家”“主义与精神”的解读,切实地反映了彭士禄所经历的非同一般的童年生活以及经历磨难之后所展现的精神和气节。“明白与糊涂”“拍板与改错”更加诠释了彭士禄对待生活、工作和研究的态度以及敢于承担责任、敢担当的为人品格。
对于担任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一职,彭士禄有这样的描述:“由于历史的误会,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全过程。时值‘文化大革命’,‘老虎’都被赶下山了,只好‘猴子’称王,我也被抬上‘总师’的宝座。”此话足以可见他面对功名利禄时所表现出的淡定和从容。(作者吕娜 系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馆员)
延伸阅读
彭士禄当年的毕业论文评语
彭士禄在国内读书期间,从香港的教会学校、延安大学中学部、延安自然科学院、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学习都没能够连续,多为进修性质,所以一直没拿过毕业证和学位证。直到去苏联留学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毕业时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毕业证,不过当时算是本科。1998年3月17日,莫斯科国家教育部门(相当于国内的教育部)给彭士禄发来了一封证明信,证明彭士禄1951年至1955年在喀山化工机械学院以及1955年至1956年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的学习经历被认定为工程硕士学位。
彭士禄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撰写了毕业论文,题目是《带悬臂操控叶轮的全自动卧式过滤机离心机》,该毕业论文的成绩为“优秀”,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语的中文内容大致如下。